[教育和科研经历]
徐文东(1970.11- ),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生于上海市。2000年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科学系。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副院长、手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周围神经学组组长、全国青联委员、上海青联常委。国际首次报道“全长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首次提出“通过健侧神经移位促使健存大脑半球控制中枢损伤后瘫痪上肢”的新策略,为脑卒中、脑外伤和脑瘫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提供了新方法。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4篇。参编2本国际专著。获专利授权4项。主持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及上海市项目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等(第三完成人)。
[主要学术贡献]
徐文东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的医疗工作,开展了周围神经与中枢可塑性、微创方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等多项创新性临床和基础研究,在神经科学难治性疾病领域有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共主持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才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4篇,参与2本国际专著编写,4项专利获得授权。作为第三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上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教育部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次,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1次、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次。现为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重点专科负责人、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和明治生命科学奖等。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周围神经学组组长。``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包括:一、在外科手术改变周围神经通路诱导大脑发生功能重组变化的系列研究基础上,提出“改变外周影响中枢”的全新治疗理念;二、提出周围神经移位治疗中枢损伤后遗症的全新策略;三、首创多项临床微创治疗方法,建立胸腔镜下全长膈神经移位术恢复臂丛损伤后上肢瘫痪的新术式;四、提出了臂丛神经损伤后难治性神经病理痛治疗的新策略。
[心路历程]
我国的手外科、显微外科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临床医学专业。上世纪60年代的“断肢再植”手术就是代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最早由杨东岳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筹建,诞生了“世界首例游离足趾再造拇指”、“国内首例国际第三例游离腹股沟皮瓣移植”等多项创新手术,为中国手外科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随后,由顾玉东院士任主任,成立了独立的手外科,是国内最早的手外科中心之一。在顾玉东院士领导下,华山手外科近30年获得7项国家级科技奖,大大推动了我国手外科领域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手外科水平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我是1993年进入华山医院手外科的,有幸能师从顾玉东院士和徐建光教授。在大师的亲自指导下学习做人、学习做医生、学习做临床科研。我也有幸参与了华山医院手外科在顾院士带领下发展壮大的历程。在这个团队,我主要做了以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
1、创新了治疗臂丛损伤的系列术式
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臂丛以外的其它神经来修复,如膈神经、副神经、肋间神经等。其中,顾玉东院士1970年首创的传统膈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最重要的移位方式之一,获得了良好疗效。但是这种方法获取的膈神经只有6-7cm,无法获得胸段心脏表面的膈神经,这种情况下患肢的恢复时间较长、容易发生肌肉萎缩,影响功能恢复。如果能够获得胸段心脏表面的膈神经,则能大大增加膈神经的长度。但是膈神经只有1mm直径,要在跳动的心脏表面将其游离并且不损伤它的血供和神经外膜,难度是相当大的,被视为“禁区”。经过详细的解剖研究、慎密的手术设计、严格的操作训练,我采用了微创新技术,突破 “禁区”,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获取心脏表面的全长膈神经进行移位修复患肢,这个方法能够增加膈神经长度到20cm左右,可以提前1年恢复患肢功能。这是世界首创的手术方式,2002年报道以后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该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后,我继续研究,对手术方案进行了进一步提升,解决了膈神经和肋间神经同时移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以及如何保护肺功能的问题等,完善了这个系列的手术方式和手术的适应症范围。我报道的新方法已经被收录到手外科领域的权威教科书《Green’s Operative Hand Surgery》第六版中,成为治疗臂丛损伤的经典手术方法,并在全美手外科排名第一的Mayo Clinic以及德国Hannover大学医学院等国际权威手外科及整形外科中心、国内著名的手外科中心如北京积水潭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创新性的系列术式也因此获得了2011年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201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发现周围神经移位后大脑功能可塑的规律并依此提出治疗中枢损伤后肢体功能重建的新策略
手是最复杂的器官之一,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大脑如何控制“新的手”?这是手外科和神经科学的前沿科学问题。我聚焦在“健侧颈7神经移位术”,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这一手术是顾玉东院士于1992年世界首次报道的一个用于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新颖手术,它是在一侧上肢神经完全受损,从而导致脑失去对受伤侧手控制的情况下,利用健侧控制上肢的颈7神经根(5根臂丛神经中最中间一根),通过神经桥接与控制瘫痪手的神经连接,以恢复瘫痪手的功能。这种特别的“左右换位”的移位方法,等于是为病人换了“臂丛神经”,这为研究人类周围神经移位后脑功能重塑的规律提供了极重要的机会。我发现,在临床上将健侧颈七神经与瘫痪手连接后,术后早期,瘫痪手还不能独立活动,而必须通过健侧上肢的运动来带动,但随着瘫痪手不断被带动,患者逐渐能自主地控制瘫痪手的活动。我推测这个临床现象包含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瘫痪手需要健侧手的运动带动,是被动的。但在第二阶段是瘫痪手的运动促进了脑对瘫痪手的控制,瘫痪手逐渐能自主控制了。它提示原本失去对瘫痪手控制的大脑重塑出对它的控制功能。我们通过临床和基础研究表明,成年人在周围神经“交叉移位”后,大脑通过跨半球的功能重组,可以实现对患肢的独立控制。继而我们又发现健侧颈7移位术后感觉中枢的功能重组方式又和运动中枢不同,它不会发生跨半球的功能重组,而只局限在一侧半球内。这项研究进一步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提示,从感觉功能而言,双侧上肢的信号可以汇聚至一侧半球,换言之:一侧半球可能可以同时控制双侧上肢。这些研究揭示了周围神经移位后大脑功能可塑的规律。
据此,我提出了治疗中枢损伤后上肢瘫痪的全新策略。针对中枢神经损伤后上肢偏瘫的病人,我们也将健侧上肢的颈7神经与瘫痪上肢连接,这样瘫痪上肢和同侧大脑半球——也就是健侧半球相连(由于大脑对上肢的支配是交叉支配,因此瘫痪上肢同侧的大脑半球即健侧半球)。如果说健侧颈7移位手术用于臂丛损伤是给病人换了“臂丛神经”,那用于中枢损伤后的上肢偏瘫则等于是给病人换了“大脑”。
在详尽的动物实验基础上,从2008年开始,我们一共进行了40余例手术,这些患者瘫痪上肢功能明显恢复,自理能力得到显著改善。2011年我在国际上首先报道了这一方法。该手术方法也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经科学部主任Rajiv Midha在Comments述评中说:“这是一个出色、设计精良的研究,它为我们提供了大脑皮层重组的新信息。”2012年神经外科年度综述也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与以往治疗中枢性瘫痪的方法相比神经移位术是一个全新的方法”。我多次参加世界手外科最高级别会议——国际手外科年会(IFSSH)作Keynote Speech,并担任分会场主席。国际同行对我们的方法产生很大的兴趣,国际神经电生理学会(IFCN)前任主席Rossini教授、美国Brain杂志前副主编、国家卫生研究所(NIH)的Mark Harllett教授等特地来我院参观手术和检查了病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中枢神经损伤如中风、脑外伤、脑瘫等所造成的肢体瘫痪是世界性难题,其中上肢偏瘫的治疗尤其困难。病人数量巨大,每年的医疗支出达千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一新方法将造福大量的病人,具有重大社会效益。
今后我和课题组团队将聚焦研究一侧脑损伤时健侧大脑半球支配瘫痪上肢的中枢可塑性机制,将手外科、脑外科、神经影像、神经康复等多个学科进行整合,依托临床研究平台,加强与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基础研究平台的交叉合作,实现成果转化、拓展临床神经科学。
回首这20多年的努力,导师的言传身教是我努力的动力和方向。他们对病人的热爱、对学术的专注、对自己的高要求;他们的严谨、坚毅 、大家风范一直是我人生道路的明灯。“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做人如此,做临床和科研也如此。
作为一名临床外科医生,治病救人的精神和解决临床难题的热情是我成长的最主要动力。虽然近几十年来手外科发展迅速、硕果累累,但仍然存在许多难题,很多病人仍留有终身残疾,而这些病人大都是青壮年,原本应该是社会的主要劳动力,对家庭和社会都是巨大损失。因此,任何一个临床难题的解决,都可能极大改变一个家庭、影响病人一生,这一直鼓舞我在研究中不断寻求突破,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王安石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做学问也一样,敢于知难而上、挑战自我、勇攀高峰,才可能攻克难关、有所成就。这数十年的积累中,一直是这种精神使我不断地完善和磨砺自己,让我得到了行业内外的认可,并很荣幸的被推选为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和周围神经学组组长,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十大杰出青年”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荣誉称号,这些也成为我继续努力的动力!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徐文东教授风采]
[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