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树兰医学奖获奖者:曹雪涛院士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6日

          曹雪涛院士获奖视频在线观看

 

 

 

[教育和科研经历]

 

       曹雪涛(1964.7.-),免疫学家。生于山东省济南市。1990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秘书长、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主席、全球慢性疾病防控联盟主席、863生物技术领域现代医学主题专家组组长、973免疫学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创办《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并任主编,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共同主编、Gene Therapy、Journal of Molecular Medicine副主编, 任Cell、Annual Reviews of Immunology、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eLife等SCI杂志编委。以树突状细胞为方向,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基础研究、肿瘤免疫治疗应用研究。以通讯作者在Cell、Science、Nature Immunology、Cancer Cell、Immunity、J Exp Med、PNAS、Nat Commun等杂志发表论文22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5600余次。编写和共同主编专著10部。

 

[主要学术贡献]

 

       长期从事天然免疫识别与免疫调节的基础研究、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的应用研究。发现了与人树突状细胞分化发育密切相关的lncRNA和其新的机制,论文发表于2014年Science;从人树突状细胞cDNA文库中自主发现了数十种新型功能基因;发现了一种具有免疫负相调节功能的树突状细胞新型亚群并研究了其性质与分子机制,观察到成熟树突状细胞能够在基质微环境中进一步增殖和分化;发现了天然免疫识别的新型分子机制,并对干扰素产生调控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论文发表于Cell、 Nature Immunology等;将免疫学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转化并应用于临床实践,以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疫苗为基础的“序惯性免疫化疗”经 SFDA的正式批准进入III期临床试用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将目前热点的microRNA与免疫调控相联系,特别是结合我国高发的肝癌开展研究,发现了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的miRNA,为肝癌治疗提出了新的潜在靶点,该研究成果入选2011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2003)、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一项(2005)、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1998)、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02)、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三项(2008、2010、2012),国家II类生物技术新药证书2个、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2项。4次获得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0、2004、2009,2014)。培养的11名博士生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心路历程]

 

       在得知自己获得第一届树兰医学奖的那一瞬间,心中涌起阵阵激动与感激之情。能够与德高望重的侯云德先生一起获奖,实在极为荣幸,但同时又诚惶诚恐,深感自己与侯先生等成就卓著的老一辈科学家在科研业绩、特别是对于国家科技进步以及对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等方面的贡献相比,有巨大的差距。在此,感谢树兰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对于我的信任,我把获奖作为新的起点,也作为一种激励,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投身到医学科学的研究与应用中,争取为国民健康的提升、为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中国免疫学走向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我从心里感激曾经教导、支持过我的导师和老一辈科学家们!感激伴随我走过近三十年研究历程的团队成员和同事以及学生们!我深深地知道,没有大家的扶持和帮助,我不可能有今天的业绩。我把获得第一届树兰医学奖看作是自己代表这个科研团队和创新集体获得了医学界同行的认可。
       我1981年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进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学习, 1986年本科毕业考取了叶天星教授的免疫学研究生,在上海学习与工作了三十年。2011年初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开始新的工作,转眼四年过去了。回顾立足中国本土近三十年研究历程,心中充满感慨。我可以自豪地讲自己是我国生物医学科技事业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如何艰难起步到现在迅猛发展这个全过程的见证人;也是自己融入时代一起经历过起步的挑战、成长的苦恼、发展的困惑的历史过程;是自己与团队成员一步一步将实验室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并通过评估进入优秀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的拼搏、奋进、历练与升华的事业过程;也是自己人到中年、重新定位、壮志不移,开创新事业的人生历程。
       始终记得博士毕业留校工作、实验室建设起步之时的艰辛,为了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万元的资助,1991年坐硬座夜车去北京参加答辩的忐忑心情;始终记得四处奔波筹措实验室建设经费,通过第一笔成果转化经费购买了实验室第一台新仪器时的那种呼天喊地的兴奋;始终记得实验室创建之初,团队成员埋头苦干之余把酒问天、志在必得的那种青年豪情;始终记得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但研究方向不够前沿、科研水平亟待提升时的苦闷以及躁动之后的静思;始终记得团队成员在事业奋斗过程中面临多元化选择时的痛楚、感悟与升华;始终记得在发表了国际论文之后如何按照国际化的标准进行积累与聚焦、去追求科研特色与优势时的倔强、坚持与期盼;始终记得在国家支持下取得一些成绩但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整个学界和国家科技界没有实质性贡献时的不安、愧疚与立志。
       在奋斗历程中,深切地体会到个人的成长与成功离不开集体与单位的帮助与扶持。记得在九十年代初自己年纪轻轻成为教授时的那种压力, 幸运的是我得到了第二军医大学学校领导与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亲切关怀与指导, 使我克服了很多实际困难,明确了发展事业的方向与思路,通过积极探索, 很快建立起了一个凝心聚力干事业的青年团队,搭建了能够开展免疫学研究的技术平台,围绕着免疫应答与免疫治疗开展研究。1997年创办了全军重点实验室,2000年创建了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2006年获批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讲,聚人才建平台是重要的起步,选方向定任务是出成绩的关键。
       在奋斗历程中,深切地体会到科学家的成长离不开学界、同行的帮助与扶持。自2006年起担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8年,与全国免疫学界同行们一起助力了中国免疫学研究的腾飞,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免疫学家的研究工作越来越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和认可。中国免疫学的国际排名从2002年的第15位,上升到2012年的国际第2位,为此,2013年Cell Press 出版了聚焦中国免疫学研究的专刊,在国际同行中引起巨大反响。2012年我在印度召开的亚洲大洋洲免疫学学术大会上当选为亚洲大洋洲免疫学会联盟(FIMSA)主席,这是对迅速发展中的我国免疫学研究的承认。令人高兴的是,中国免疫学大会的规模与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从2006年的800人到2014年的3000人参会,论文摘要从当初的500篇到2014年1700篇,而且越来越多的在国外学有大成的中国学者回国建立各自的免疫学实验室,中国免疫学研究队伍越来越大。我作为这个专业大家庭的一员,除了继续开展创新性免疫学研究之外,特别享受于与同行齐心协力将中国免疫学推向国际的合作、共进的过程。
       在奋斗历程中,深切地体会到个人的事业要与国家目标相结合并为自己的民族乃至人类做出贡献方显价值。众所周知,我国作为13亿人口大国,国民健康维护与大量疾患的诊治是我国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如何适应健康模式的转变,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问题?如何应对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高发趋势,特别是慢性病发病愈发年轻化而严重威胁我国劳动力人口健康的问题?因为历史的原因, 我国医学界存在多头管理、多途径资助的问题,医学研究投入分散、低水平重复,形成对复杂医学科学问题的作坊式研究状态;缺少跨部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临床研究、转化应用研究缺乏长期性经费支持,无法针对性地解决急需的临床关键问题,导致医学研究缺乏系统性、创新性和延续性,无法集中优势资源,更无法形成医学研究的国家积累,难以体现我国医学科技资源的整合及医学研究的公益性、整体性、应用性。这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加强顶层设计、大力发展医学科技,提升我国医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医学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我国医疗技术水平,造福13亿国民健康。自从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之后,倍感责任重大,决心与国内同行共同努力,积极探索新机制新体制,以国际化视野,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为我国的医学科学发展尽一份力量。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曹雪涛院士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