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王奇慧教授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9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王奇慧(1983.10.01-),病毒感染与免疫干预领域专家。生于黑龙江省甘南县201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细胞生物学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杰青。现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委等。在病毒感染与免疫干预研究中,先后揭示MERS-CoV、SARS-CoV-2等冠状病毒受体识别及跨种传播机制,建立的关键技术平台获得针对新冠病毒、寨卡病毒等的高效人源中和抗体,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曾获多国紧急使用授权,新冠多肽抑制剂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发表 SCI论文 80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荣获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


[主要学术贡献]


       王奇慧研究员聚焦引起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囊膜病毒,1)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解析病毒入侵机制,揭示宿主抗体应答规律,在SARS-CoV-2、MERS-CoV等研究方面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Cell(2篇),Nature(2篇),Immunily等,人选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爱思唯尔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2021年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等。2)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们生命健康:建立了关键技术平台,研发了阻断ZIKV、RVFV、SARS-CoV-2等入侵的高效人源中和抗体;作为核心骨干研发新冠肺炎(COVID-19)治疗性抗体,曾获17国紧急使用授权,全球销售100万剂;以病毒膜融合机制的基础研究为指导,设计、优化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鼻喷多肽抑制剂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创新性设计可提升黏膜抵抗能力的类IgM抗体,已与企业联合开发。3)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不容侵犯:参加中国-WHO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为全球SARS-CoV-2的科学潮源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4)重视科学普及,传播科学思想,服务社会大众:主译《时不我待--追踪致命病毒的精彩人生》等科普书籍并组织学术会议、科普讲座,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献力献策。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等奖项。

[心路历程]

         

追寻星辰,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一己之力

   作为一名病原微生物研究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我深感科学事业的厚重与光荣。回首自己的医学科学研究历程,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感觉自己亲身经历了一场疾风骤雨式的成长洗礼。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与电影《卧虎藏龙》拍摄地甘肃省甘南县不同,我的家乡没有如诗如画的美丽风景,但这里有淳朴的东北人和诲人不倦的优秀教师。在这里接受的教育,以及大学、研究生的学习,改变了我的命运!“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在世纪之交之时尤为流行,而我深以为然,第一次走出甘南县,到省会城市哈尔滨就是为了参加生物竞赛。生物方面的好成绩,加之浓厚的兴趣,在父母的认可下,大学报考时我填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生物工程专业。大三学年,又通过选拔,作为交换生,进入了山东大学完成了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后,我幸运地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录取,并顺利地获得了博士学位。

   2012年,我加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老师团队,从事博士后研究。我积极参与对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的科研攻关,与小伙伴们一起揭示了该病毒入侵细胞的分子机制,为抗体药物和疫苗设计提供了重要靶点和理论基础。这项工作发表在《自然》杂志,我幸运地成为了并列第一作者。

   随后,寨卡病毒引发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次研究中,我被委以重任,在实验室建立了全新的抗体研究平台,并圆满完成了从康复患者血液样本中鉴定和分离有治疗前景的人源性抗体的任务。2019年,我们又成功发现了高致病性病毒-裂谷热病毒的治疗性抗体。通过这一系列的实战练兵,我逐渐完成了从博士后到研究员的蜕变。

   然而,新冠疫情的暴发让全世界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作为长期研究冠状病毒的科研人员,我们致力于找到病毒进入细胞的“钥匙”,并且研究安全、有效的策略来阻断病毒进入细胞。通过与团队多位老师的合作,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从病毒受体的鉴定以及跨种传播的研究,再到治疗性抗体的研发。我们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希望尽快拿出有效的候选药物,用于临床救治。为了尽快获得最有效的抗体,我以实验室为家,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当有效抗体得到验证,合作企业顺利推进临床研究时,也许是之前巨大的压力得到了稍缓的释放,此时,身体出现了问题。医生诊断是极度疲劳和巨大压力导致了突发性耳聋,检查结果显示左耳听力已经丧失了一半。无奈之下我选择了住院,几乎是一直补觉的状态。医生要求住院8天,但我最终在医院休息停留了5天,就继续投入到后续的科研攻关中。

   这段时间取得的诸多重要成果让我成为许多年轻同事眼中的榜样,我深感科学事业的责任重大。在抗疫实践中,我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了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参加了各种会议,这让曾经不太自信的我变得更加自信。洗礼中的我思考、凝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让我更加坚信成长不必在意一时的高峰或低谷,只要做好自己该做的,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在研究过程中,我深信生命健康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从通用流感疫苗、广谱冠状病毒疫苗到能够彻底清除病毒基因组的乙肝疫苗,这些都是传染病研究领域尚待解决的问题。在抗疫实战中感受到的正反馈激励,以及对色彩斑斓的病毒世界的深刻认知,都在激励着我继续深入研究,与有志于此的病原学研究者一同努力,创造出实实在在有助于临床实践的科研成果。正如我在2021年2月9日参观武汉方舱医院改建的临时纪念馆时所写,微如尘埃的一粒病毒,搅得世界天翻地覆。经历、见证、创造抗疫历史的你我,是自己的英雄,也是全世界的英雄。愿与病毒斗争的道路上,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未来,我将继续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于提升呼吸道免疫的新策略。希望通过在mRNA疫苗、抗体等领域的双管齐下,推动对呼吸道免疫认识,为冠状病毒、流感病毒等为代表的呼吸道病毒的防控提供创新型疫苗和药物。

   除了科学研究,科普也是科研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0年视察微生物所时所说的,“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好比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或缺、不可偏废”。因此,我用3年时间翻译并出版科普书籍《时不我待——追踪致命病毒的精彩人生》,用2年时间录制了科普书籍《流感病毒——躲也躲不过的敌人》有声书。中间遇到各种困难,数次想要放弃,好在坚持了下来!所以,我想:虽然没有天才一样敏捷的头脑,但“坚持”却是自己可以选择并且也能做到的。

   一路走来,我非常感激家人和朋友对我的理解和支持,感激长辈和老师对我的提携和培养!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堂课上,王志珍院士、饶子和院士和徐涛院士的授课场景仍历历在目,博士生导师马跃研究员的教诲仍然鲜活在我的记忆中,博士后导师、病毒学研究的领路人高福老师不仅是我的科研导师,更是我人生的指导者,还有众多师长们......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深深体会到科学事业带来的幸福与荣耀,也深知责任的重大。在新的征程上,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继续投身医学研究的事业中,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和服务人民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