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周建教授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16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周建(1979.03-)血管外科学青年医学科学家,01 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任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副所长。兼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研究转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研究转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获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特别贡献奖、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等。
        主攻主动脉夹层,促进了血管腔内微创治疗水平的进步。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上海市科技支撑计划等 15项省部级以上项目;发表 SCI 论文 79 篇(第一或通讯 15 分以上 3 篇,通讯单篇最高 20分),总影响因子 362 分;获国家专利授权 64 项(发明专利 22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

[主要学术贡献]

        主动脉夹层急骤凶险,易破裂致死。围绕该危重病,开展研究,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领军人才、曙光学者等。主要进展如下 :
        1.升主动脉病变腔内微创治疗新技术
        升主动脉短而压力大,血管腔内移植物易刺破管壁致死。
        创提“升主动脉三分法”,升主动脉夹层腔内微创治疗获成功,连续发表于循环领域权威杂志 JACC(2013,2016,IF 20)。Lancet 将本成果列为夹层治疗重要进展。Dake 教授发表题为“攀登升主动脉腔内治疗高峰,到达新阶段”的专文述评,标志我国升主动脉腔内治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主动脉弓病变腔内治疗新器具
        分支动脉易被腔内移植物遮蔽,轻则偏瘫,重则死亡。
        创研国际首款分支型一体化移植物,经CFDA 批准获转化推广,斯坦福大学 Fann教授专文述评 “在有效隔绝病变的同时保留分支血流,创新成果值得称赞”。
        3.主动脉腔内治疗后不良事件的防治新策略
        ①率先将支架限制技术用于降低术后远端残留率和再发夹层率;率先将弹簧圈加固技术应用于逆撕夹层,DeAnda 教授撰文指出“采取近端加固分阶段腔内治疗充满智慧”。
        ②首次发现 miR-27a 可通过 FADD 调控负性重构(Theranostics 2019);首次构建了载甲强龙纳米纤维覆盖的移植物系统(Biomater Res 2022; IF 15.9),为靶向干预提供新策略。

[心路历程]

        血管疾病给人类带来新的严峻挑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 1700 万人。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人口结构老龄化,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危害愈加严重,数据显示心脑血管病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而主动脉夹层是其中最急骤凶险的一类,它是指血液撕裂主动脉内膜形成裂口,进入中膜或中外膜交界处,形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可短时间内造成主动脉破裂导致患者死亡(图 1A、B)。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微创治疗,通过外周动脉(如股动脉)穿刺,将移植物从血管腔内输送至病变部位,封闭裂口(图 1C-D),进行腔内修补。因避免了开胸、开腹和主动脉阻断,微创且快速有效,腔内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主动脉夹层累及升主动脉的比例 45%-65%,然而升主动脉相对较短,紧邻心脏,血流压力大,近心端又有向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腔内移植物极易刺破管壁或移位遮盖重要分支动脉造成致死性后果,因此是国际公认的腔内微创治疗难点。需求和困难矛盾下,如何实现升主动脉扩张病的腔内微创治疗呢?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在完成大样本人胸主动脉形态学的三维影像重建测量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升主动脉三分法”,结合腔内治疗对于精确锚定的要求,提出夹层破口位于近 1/3 段推荐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中远 1/3 段可采用不同移植物进行腔内治疗的观点,为升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我们同时设计了多种适用于升主动脉腔内微创治疗的移植物以及辅助器械,并通过体外模拟和动物实验研究获得腔内移植物 / 主动脉真腔管径比等技术参数,团队协作攻坚,采用直管型腔内移植物微创治疗升主动脉夹层获得成功,原创实用的临床研究论文发表于循环领域权威杂志 JACC(2013,2016,2020),并连续两年入选该杂志的“highlights”。美国加州大学心血管外科 DeMaria 教授指出“这项成果为不能耐受传统手术的升主动脉夹层患者提供了另一种有效治疗选择”,国际顶级期刊Lancet 刊文引用并肯定了我们的定位释放方法,并将本成果列为夹层治疗的重要进展,国际血管外科先驱斯坦福大学 Dake 教授在JACC 发表题为“攀登升主动脉腔内治疗高峰,到达一个新阶段”的专文述评,标志着我国升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 2)。


        尽管新技术、新器具的研究转化极大提高了危重主动脉疾病的治疗效果,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主动脉管壁本身的生物力学缺陷没有改变,部分患者在外科治疗后会出现严重的再发夹层,数据显示死亡率高达 10%-20%。除此之外,本应行手术治疗但由于特殊解剖形态及全身状况较差而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目前缺乏能有效阻抑和逆转主动脉管壁生物力学缺陷的靶向药物,患者在 1 周内的死亡率可以每小时 1-2% 的速度递增至 50%,这些问题亟需解决。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的支持下,我们首次研究发现小分子 RNA(miR-27a)在夹层患者主动脉内膜中显著下调(图3A), 明 确 miR-27a 可 通 过 抑 制 FADD 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同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分泌 GDF8 等因子减弱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等影响主动脉重塑(图 3B-D),为探索主动脉扩张病不良预后的精准修复提供了新的靶点。针对主动脉损伤修复缺乏可批量化的活体内实验研究手段,我们构建了基于Micro-CT 的小鼠主动脉直径以及真假腔变化动态观察技术,为研究主动脉夹层不良预后中的管壁修复提供有力支撑(图 3E)。我们接续研究发现,N- 乙酰基 -L- 半胱氨酸可以促进胶原在破损管壁中沉积进而恢复管壁完整性,减轻主动脉病变扩张和夹层的严重程度(图 3F),进一步的研究将可能主动脉损伤修复提供新的靶标。


        我们首次提出炎症反应对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术后血管重塑的双向调控作用假说,发现中性粒细胞 / 淋巴细胞比值作为炎症反应指标与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密切相关,而糖皮质激素能够调控炎症反应促进术后生命体征恢复,阐明肿瘤坏死因子可溶性 II 型受体介导的 p38 MAPK-HSP27通路是影响主动脉炎症重塑的关键环节之一。首次构建了载甲强龙核壳纳米纤维覆盖的新型主动脉腔内移植物系统,精准调控主动脉管壁炎症,为主动脉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全新策略和广泛可能。
        上述围绕主动脉腔内微创治疗新技术、新器具和不良事件防治等的相关工作,获国家专利授权 64 项;发表 SCI 论文 82 篇(第一或通讯作者 15 分以上 3 篇,通讯单篇最高 20 分),总影响因子 375 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获中国新锐科技人物特别贡献奖、国之名医优秀风范奖等荣誉,我本人也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科技部创新领军人才、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上海优秀青年医学人才等人才计划,获任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研究转化专委会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会研究转化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职务。
        此次获得树兰医学青年奖,更感荣耀和责任。回想起成长经历,感慨万分,要感恩感念的太多。1996 年我从安徽的一个小县城高考入第二军医大学海军临床医学专业,那年我 17 岁,在五年本科阶段的系统学习期间,有幸获得病理生理学前辈徐仁宝教授等老师的指导,发表了关于凝血因子的综述,这是我人生第一篇论文,而徐教授逐字逐句的手写修订我一直珍藏着,因为那是我理解医学严谨的起点。2001 年,我以第一名成绩保送攻读研究生,师从神经免疫学专家蒋春雷教授,在陈宜张院士、徐涛院士帮助下,围绕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机制开展研究,并于 2003 年发表了我的第一篇 SCI 论文,2005年获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蒋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开阔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师表的风范,在言传身教中影响了我对科学研究的领悟。对于血管疾病的学习、入门和探索,则是从 1998 年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讲授的主动脉疾病那堂课开始,景在平教授是我国血管外科腔内治疗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创新为魂的理念、对血管外科事业的不懈追求,是我一生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濡染师风,当前我也成为了师者,在学校和医院的支持下,构建了一支锐意进取的研究团队,9 名研究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分已成为各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学相长,培养出“胜于蓝”的高水平血管疾病专业人才队伍已成为迎接未来挑战的信心和保障。
        一直在海军军医大学学习工作,非常幸运的得到廖万清院士、李兆申院士、夏照帆院士、王红阳院士等医学大家的指引和帮助,也让我们在血管疾病防诊治研究探索路上无畏前行。展望未来,我们将朝向健康中国的战略目标,攻坚克难,创新笃行,再攀高峰!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