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研经历]
刘良 (1957.7-), 中医内科学专家,湖南省汉寿县人。1990 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201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级教授,兼任 WHO 传统医学项目顾问和专家组主席、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技术委员会 ISO/TC249 第一工作组主席、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联中医药免疫专业委员会会长、知名 SCI 期刊 Phytomedicine副主编等。2013-2022 年担任澳门科技大学校长兼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刘良院士是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和融合多学科前沿技术研究中医药的领军人物,创建了风湿病分子诊断新技术,主持研制了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成为唯一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治疗风湿病的中药单体药物,填补了抑制前列腺素 E2 终极合成酶 -1 药物的国际空白。
[主要学术贡献]
刘良院士长期从事中医药诊疗风湿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及抗关节炎药物研发,取得了系列突破性成果。2022 年入选全球顶尖 10 万名科学家,在中国临床医学和药学领域仅 49 位学者入选。他带领团队首创了免疫球蛋白 TiO2-PGC 芯片检测新技术,使 IgG N- 糖链检测的灵敏度较先前方法提高了逾 1000 倍,由此建立了风湿病分子诊断新方法,解决了血清抗体阴性风湿病难诊断的临床难题,成果获世界风湿病权威期刊 Nat Rev Rheum 发布"研究亮点"专题报导。他主持研发了首个作用于前列腺素 E2 终极合成酶 -1 的风湿病新药 - 正清风痛宁,在全国 31 省市 3558 家医院使用,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并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还创建了关节炎新模型,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亦发现了类风关发病和克服耐药新机制、抗炎药物结合新靶位,建立了中药与激素联用新策略等。
刘良院士在 SCI 期 刊 发 表 论 文 逾 300篇, 含 Nature 和 Science 增 刊、Nature Medicine、Annals of Rheumatic Diseases、Nature Communications、Microbiome、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等著名期刊,总影响因子逾 1500;主编 / 参编出版著作/ 教材 20 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国际专利 43项;获国家级和省 / 部级奖励及荣誉 14 项,含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及首届国家创新争先奖奖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澳门特区政府荣誉奖状等。培养博士和硕士毕业生 82 名。
[心路历程]
我是刘良,是一名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当前,我们正处在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最好时期,也是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发展中医药事业摆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国家战略高度,使中医药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跨越。中医药在医疗服务能力、科学研究水平与科技竞争力、人才队伍与学术影响力等方面均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很感恩生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中西文化碰撞、古今医学交融,中医药这个古老的医学,在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正在迸发出别样的精彩。
40 余年前,我曾每天背着药箱奔走在田间地头,在家乡湖南常德汉寿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忙忙碌碌地做了两年赤脚医生,并获得全县“赤脚医生标兵”称号,后被推荐至常德卫生学校规范学习西医。这几年的学习与实践让我认识到医学是生命所系的崇高学问,更感觉到了我身为医者的无能为力。1977 年,恰逢高考恢复,我成为了高考改革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原本准备报读湖南医学院的我,阴差阳错收到了广州中医学院的中医本科录取通知书,自此走上了中医道路。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随即前往德国汉偌威医学院分子药理研究所及德国科学院(马普)风湿病与临床免疫研究所从事中药抗炎免疫研究。踏上西医路,又入中医门。我感受到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在治病理论与方法、科学研究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中医作为一门传统医学学科,自秦汉开始,已有逾两千年的历史,拥有大量的临床经验,但其防病治病的科学道理仍有许多的未知。如何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一直是中医药领域面临的首要问题。探究和阐明中医药与西医的“不同”和“未知”,是中医药研究的科学意义之所在,也会带来原创性科学发现和优质产品。
我坚守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并行的科学发展观。曾有人问:“做中医药研究,是继承多一点好还是创新多一点好?”我认为继承与创新是贯穿于中医药学术研究始终的。每一篇文章都要先讨论和总结既有的文献和经验,也需要创新,否则就不能发表。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首先要做好继承,之后才能创新。2012 年,以我为第一完成人的“抗关节炎中药制剂质量控制与药效评价方法的创新及产品研发”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我国在抗关节炎药物研究领域的第一个国家级奖励。得奖是很开心的事情,但是获奖不是我们的目的;紧贴社会需求,能够解决现实临床问题才是最为紧要的。以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关)为例,属中医“痹症”范畴,又称“顽症”、“鹤膝风”等。《黄帝内经》解释其形成原因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类风关属于常见的慢性和难治性疾病,中国人群的发病率约 0.35%,在全球尚属低发区。在欧洲和北美,类风关的患病率高达 0.5% ~ 1%。以 0.5% 保守计算,全世界 80 亿人口,大概有 4000 万类风关患者。类风关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中医药治疗类风关等风湿病有着悠久的历史,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草纲目》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基于中药青风藤的文献记载和临床经验,我带领研究团队深入研究青风藤活性成分青藤碱的药理作用与分子机理,并于 1996 年与湖南正清制药集团一道成立了正清风痛宁优化研究全国协作组,任组长,先后成功研发了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普通片和注射剂系列产品,现已成为国内治疗类风关等风湿病的主导性中成药 , 已在全国 31 省市 3558 间医院广泛应用,为无数类风关患者、特别是无法耐受西药副作用和贫困地区患者(每疗程三个月仅 800 余元)带来了治疗机会。我们首次发现青藤碱能选择性抑制前列腺素 E2 终极合成酶 -1(mPGES-1)而产生抗关节炎和骨保护作用。mPGES-1 是国际研究热点,抑制该酶能产生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的相同治疗效应,并可避免诱发心血管等不良事件,但迄今尚无药物面世。青藤碱抗炎新机制的发现,为进一步临床安全有效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诺贝尔奖得主 Erwin Neher 教授在“生物物理与创新技术引领医学未来研讨会”评价:青藤碱制剂应用前景一片光明。临床研究表明,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关的疗效与西药甲氨喋呤相当,但副作用小,长程用药病者的耐受性好。正清风痛宁系列产品共获得 5 项国家标准、2 个新药证书和5 个药品生产批件,其缓释片更是我国首个中药缓释剂 , 也是迄今唯一被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中药单体化合物抗风湿药。
我坚信技术突破引领中医学进步的技术发展观。医学发展与科学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紧跟前沿,开发原创性技术,方可突破疾病诊疗技术瓶颈。对类风关这一类世界难治性疾病来说,如何能实现早期、精准诊断,是进一步增进药物疗效、提高临床缓解率的关键。我们针对具有风湿病早期诊断意义的低丰度 IgG 酸性 N- 糖链难检测这一世界性难题,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块高效、快速、特异性在线富集 IgG酸性 N- 糖链的 TiO2-PGC 芯片,检测灵敏度较国际以往方法提高了逾 1000 倍,是迄今为止最灵敏的定量糖组学分析技术。基于该技术的突破,我们建立风湿病分子诊断新方法,解决了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阴性患者难确诊以及风湿病鉴别诊断困难的临床难题。发现了类风关特异性血清生物标志物,使类风关血清诊断准确率由以往 70% 提高至 95%;亦发现 IgG 糖基化 N- 糖链谱在类风关热证与寒证患者差异显著,为中医医生的临床客观辨证提供了微观生物标志物。也首次发现了其他常见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新的特异性血清生物标志物。成果获世界风湿病权威期刊 Nat Rev Rheum 发布"研究亮点"专题报导:认为新发现的血清生物标志物应用前景广阔”,能显著提高风湿病的鉴别诊断和早期诊断水平。此外,我们采用 S D 大鼠取代 L e w i s 大鼠成功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使实验成本降低80%,也克服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 L e w i s大鼠制作佐剂性关节炎模型的难题;首次制作世界首个 Cys46A 基因点突变小鼠模式动物,发现中药小分子抗炎作用新靶位;建立世界首个大鼠肠道基因集,为深入挖掘人类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因果关联,以及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等。结合以上实例,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是先行的,科技进步需与中医药的发展紧密相偶联。国际形势万变,加大采用原创新前沿技术突破中医药研究和产业发展瓶颈,才能够防范因国际局势变化而带来的“卡技术”和“卡药品”风险,进而保障国人健康。
我信奉中西医学“和而不同”的文化发展观。中医药是一门复杂科学,研究起来要比西药、西医更复杂;中西医又有很大不同,我们不能因为这种不同,就认为它无效,或者认为“不科学”。我认为不管中医西医,治病的最后落脚点都是共同的生物体—人体,所以它们有着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中医药治疗只要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必有其内在的生物学基础和生命科学原理,并可整合应有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加以揭示。针对中医药临床诊疗和研究特征,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我提出了个体化随机对照药物临床试验的新模式,强调要以科学的语言与证据明确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这一学术观点于 2011 年在世界著名学术期刊《自然》(增刊)发表。我深信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智慧,文明和文化的中医药一定可以创造出世界级成果,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以中医药为主体,运用现代医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研究,实现中医药理论、临床和应用的多方面突破,使中医药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融入世界‘大科学’体系之中,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
我先后在内地、香港、澳门三地从事临床、研究、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三地的工作经历令我难忘,也让我学会了欣赏不同文化的长处。发展中医药,三地优势不一。广东专家队伍、人才队伍雄厚,经济体量大,中医药的民众人数多,这意味着广东市场庞大;香港和澳门,国际化程度高,都是自由贸易港,进行中医药产品的国际贸易更加便捷,能与广东优势进一步整合,可加快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在长期的粤港澳工作过程中,我努力助推三地高等教育和创新科技的发展与紧密合作。我也长期担任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重要职务,为传统中医药的标准化和国际化,维护和提高中国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医疗保健体系的特色与优势。科技创新是中医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认为要牢牢把握三个关键字:一是聚焦“强”字发力,具备解决中医药科技创新和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源头技术创新的能力;二是瞄准“高”字登攀,开拓学术和技术的世界引领性;三是紧扣“新”字攻关,创造新理论以丰富医学思想与方法,创造疾病诊治新方法、新药物和新方案,引领中医药科技发展前沿。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