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吴嘉瑞教授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3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吴嘉瑞(1977.01.01—),生于北京市,2007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北中医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医药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兼任澳门大学中药研发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执行会长、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并担任SCI期刊《Chinese Medicine》的Deputy director和《Frontiers in Phamacology》的Associate Editor 及《中华中医药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等核心期刊编委。

  主要从事基于精准网络药理学的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和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当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并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和中国药学会生物医药青年奖,还曾获何梁何利青年创新奖提名,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向教育部推荐的长江学者候选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3 项,发表论文 530 篇,其中SCI论文 120余篇,单篇最高 IF19.1,1篇论文入选 ESI 高被引,8篇论文入选“领跑者 5000”,主编学术著作《中医药临床大数据研究》《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等,累计超过 300 万字,获得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近20项。



[主要学术贡献]

  吴嘉瑞现任北中医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医药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澳门大学中药研发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中国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主要从事基于精准网络药理学的中药作用机制研究和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
  1. 主要学术创新:①创建了以“临床大数据与生物信息联动”为学术特点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方法学体系并应用于多种中成药再评价研究。②创建多维度贝叶斯网状 Meta 分析方法,突破了中成药间疗效多维度比较的瓶颈。③创建了以“三验证、两融合”为特色的精准网络药理学研究模式,构建了多种中成药治疗肿瘤、新冠肺炎等的复杂分子生物网络。④科学提出并验证了以“多维配伍 - 立体药性 -系统药效”为核心理念的中医方药配伍认知新模式,并传承创新了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2. 科研获奖情况: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 4项,包括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8 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9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3 年)。以独立完成人获得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202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青年创新人才奖(2018 年)、中国药学会生物医药青年奖(2017 年),入选“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8 年),并获得何梁何利青年创新奖提名(2020 年)。

  3. 论文情况:已发表学术论文530篇,其中SCI论文120余篇, 最高IF19.1,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的核心期刊论文 240篇,单篇最高被引用270次,发表论文中 1 篇入选 ESI 高被引论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8篇入选“领跑者 5000”。

  4. 著作情况:主编学术著作 7 部,包括《中医药临床大数据研究》《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国医大师颜正华孟河京派学术思想传承全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安全应用》等,累计超过 300 万字。

  5. 成果转化:应用相关技术服务于10余家企业的30余种中成药上市后评价研究,形成技术服务合同500 余万元,产生经济效益约 20 亿元。

  6. 人才培养成效:在教学和育人工作中业绩突出,是全国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中国大学慕课优秀教师,曾两次荣获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比赛二等奖和北京市高校教学比赛二等奖。已经培养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 40余人,其中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



[心路历程]

        一、耳濡目染,步入岐黄求索之路

       我出生在干部家庭,父母均为公安系统国家工作人员。虽未诞于医学世家,但我的父亲是一位实实在在的中医药爱好者和簇拥者。我自幼便在家中翻阅了中医方剂歌诀和名医验案等。在这样热爱中医药的家庭环境熏陶下,我对于中医药的崇拜与好奇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强烈。从中学开始,我就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兴趣。虽然,那时候还没有机会进行系统的中医药学习,但是在我的潜意识中,已经对一些中医药基础知识有了浅显的了解,并决心将从事中医药工作作为自己的理想。高考时,我考入全国唯一教育部直属高等中医药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开启了我与中医药的结缘之旅。本科毕业后,我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常章富教授和张冰教授相继攻读了临床中药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我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同时,每周侍诊首届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2011 年我主编出版了《国医大师颜正华临床经验实录》一书,2016 年被颜正华教授收为学生。如今,步入岐黄之路已 27 年,我一直坚定前行,愈发勤奋地工作在中药学科研、教学之中,对自己所从事研究领域的热爱之情愈加浓厚,并在不断实践中锻造着自己医药结合的知识体系。


        二、科学评价,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药品研究的重要环节,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手段,也是新药评价的延伸与拓展。评价上市后药品的利益和风险,不仅可以为药品的最佳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还保证了人民的用药精准与健康。我自 2004 年攻读博士以来,一直应用大数据理念和方法开展中药再评价研究,构建了以“临床大数据与生物信息联动”为学术特点,以高质量数据库平台为依托,以多维网状 Meta 分析和精准网络药理学为核心技术的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体系,并系统应用于30余种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特别对中药注射剂相关品种开展了系统研究。基于以上研究,我主编了首部中医药大数据学术专著《中医药临床大数据研究》及专著《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系统评价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安全应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二等奖。陈可冀院士、肖培根院士、李连达院士、张伯礼院士、王琦院士、仝小林院士对相关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们或为相关著作题写了序言或为科技奖申报撰写了推荐函。鉴于在中药安全性评价领域的工作成绩,《光明日报》邀请我刊登了题为《科学理性看待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署名文章。科研业绩的取得固然喜人,而更令我欣慰的是相关成果为中成药的科学评价提供了重要支撑,并转化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深入挖掘,探索中药复方配伍奥妙

  中药复方配伍是中医药发挥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和配伍的多样性,配伍后如何实现 1+1 大于 2 ?配伍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和规律是什么?配伍增效减毒的药理机制是什么?这些学术问题均难以完全通过动物和化学实验予以诠释,需要结合大数据等多种研究手段深入探索和挖掘。

  在这一背景下,我基于数据挖掘方法从“名医、名方、名药”三个维度开展了中医方药配伍规律研究,科学提出并验证了以“多维配伍 - 立体药性 - 系统药效”为核心理念的方药配伍认知新模式。一方面,我应用复杂系统熵聚类和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中医治疗肿瘤、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常见病、疑难病的处方和中药七情配伍及药性规律开展深入分析。同时,作为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的学生,我一直潜心学习钻研颜正华教授的临床经验,对颜正华教授治疗胃脘痛、泄泻、便秘等十余种常见病证的用药规律开展研究,为颜正华教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发扬做出贡献。另一方面,我采用宏基因组学、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开展了经典名方和相关中成药的配伍机制研究。

  基于以上研究,我主编了《国医大师颜正华孟河京派学术思想传承全集》等著作,并以第一完成人荣获了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 篇相关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8篇相关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



        四、教学相长,培育中医药后继之才

       恩师国医大师颜正华教授常说:“研究中医药首先要明志,即树立为中医药研究贡献毕生精力的远大志向;其次要潜心,即摒除杂念,专心致志的研究中医药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治学的航船达到胜利的彼岸。”一直以来,我将颜正华教授的教诲名言作为座右铭时刻牢记,并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中努力践行。在15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先后讲授《中药学》《临床中药学》《中药不良反应概论》等10 门研究生、本专科生课程,撰写教学论文10余篇。在人才培养中,我始终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专长,老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安排相关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相关优势。”在研究生教育的过程中,我擅长以目标为导向来培养学生,在新生入学之时,我就会明确告诉学生“应该树立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完成的任务有哪些,遇到困难应该怎么办”,以减少学生在求学以及科研中的迷惑和茫然,让他们更有使命感、奋斗感和方向感。一直以来,我始终保持着和学生们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这不仅有益于构建和谐团队,也调动了学生们的内在源动力,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研究工作中。时光穿梭,薪火相传,迄今为止,我已经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 50 余人。他们中很多人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工作标兵。同时,我还带领本科生从事科研基础工作,培养他们的科研方法、科研意识、科研思路、科研能力,指导本科生完成的科研项目先后获得首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三等奖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届“杏林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我在注重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注意自身教学能力与素质的提升,曾两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荣获首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比赛二等奖、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比赛(理工类 A 组)二等奖和最受学生欢迎奖及北京中医药大学教学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五、展望

       “万里云天万里路,仗剑杏林寄征途”。始于兴趣,终于责任。畅游在中医药知识的海洋中,跋涉在中医药学守正创新、传承发展的岐黄之路上,我还有很多目标需要实现,还有很多责任需要承担,还有很多夙愿需要完成,我愿做一位坚毅勇敢的行者,上下求索不倦,为中医药学术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懈奋斗,全力以赴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中成药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和中药配伍研究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