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研经历]
卫彦(1979.08.16 — ), 口腔修复专家。生于山西省长治市。2012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获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获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等。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10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在国内率先解析了再生牙齿咀嚼功能构建机理,提出并实现了独具特色的牙齿原位再生修复策略。受邀担任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际牙医师学院 Fellow,国药局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Front. Pharmacol. (IF=5.8)专刊主编,Nano Research(IF=8.8)青年编委,Mater. Chem. Front. (IF=6.4)青年编委,世界牙科研究大会 IADR 分会场主席,北京老年口腔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等。
[主要学术贡献]
卫彦教授是口腔修复学专家,对解决“如何构建再生牙齿的咀嚼功能”这一口腔医学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获首届北京市杰出青年中关村奖(医学仅 1人)、茅以升青年科技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第四)等。近五年以通讯 / 第一作 者 发 表 SCI 论 文 21 篇(1 篇 IF>40,5 篇 IF>30,5 篇 IF>15,2 篇 IF>10),包 括 Science 1 篇, Nat. Commun. 1篇,Adv. Mater. 5 篇,Adv. Sci. 1 篇,Small Methods 1 篇(封面)等,受邀为Springer 出版社撰写专著,授权 PCT 专利 2 项、德国专利 1 项,申请国内专利 11项(授权 6 项)。指导学生获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 2 人,中国博士后面上基金 2 项,国家奖学金 2 人。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
1、牙齿应力缓冲机制:从原子相位层面解析了晶相 / 非晶相生物力学适配的牙齿应力缓冲机理,发展出牙齿多级结构与多相组分原位再生修复策略,重建咀嚼所需力学性能;
2、牙齿危机感知机制:从纳米尺度揭示了牙本质小管孔道结构可以驱动离子定向流动将外界刺激转化为电信号的传感机制,发展出超灵敏、高选择性信号传感技术,为仿生重建牙齿感觉提供方向;
3、牙齿咬合建立机理:从空间定位角度阐明了上皮 / 间充质界面力学异质性引导的形态发生机理,提出了再生组织形态的生物力学控制技术,为重建精密咬合关系奠定基础。
[心路历程]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牙齿缺损导致的牙齿敏感疼痛一直困扰着人们,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牙齿缺损的患病率高达 88%,具有发病率高,分布广等特点。现有牙体缺损的技术主要包括树脂充填和固定金属或瓷修复体等,这些修复方式的主要缺陷是修复体使用寿命短。临床上亟待开发出更加安全、有效、生物相容性高且经久耐用的修复形式。因此牙齿再生修复是口腔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们课题组在牙齿发育、疼痛机制及再生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作为一名口腔修复专业的医生,我每天都在与患者的牙齿打交道,并且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最常接触的一类口腔疾病便是牙体缺损,因此,我将研究方向聚焦在牙齿再生修复的上,旨在为患者解决这一难题。既往研究主要包括了天然牙胚移植、重组牙胚移植及干细胞加支架材料等,但这些方式相应存在细胞数量受限、周期漫长以及结构功能与天然牙不匹配等不足。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科学问题:1、牙齿如何形成功能形态;2、牙齿如何感知环境危机;3、牙齿如何缓冲应力的冲击。针对这些科学问题,我们从牙齿的生物力学功能机制入手,分别从形态发生机理、信号传感机制和应力缓冲机理等多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生物力学引导牙颌再生修复的新策略。
牙齿发生的传统理论是化学调控影响基因表达,我们提出创新思路,牙齿发育是否与物理调控—生物力学相关呢?我们深入研究了牙胚细胞群力学性能的空间转化以及界面的异质性引导细胞迁移,设计干细胞诱导微环境驱动力学信号平衡,从微米级空间定位角度揭示细胞群力学异质性引导的形态发生机理,构建出组织形态生物力学诱导体系,为调控咬合形态提供理论根据。对于牙齿疼痛的口腔医学研究,经典理论为液态动力学理论,主要观点是牙本质小管液等定向流动,启动机械力门控通道,从而引发动作电位。我们课题组发展出仿生高效传感技术,为重建牙齿感觉提供思路。针对牙齿再生,既往研究主要围绕着蛋白质介导形成牙齿晶体修复,但因其应力等原因无法实现牙齿的力学缓冲。我们课题组从原子相位层面,解析界面力学适配的牙齿应力缓冲机理,发明了多级生物组装技术,利用晶体与非晶体复合物,发展出生物力学适配的牙齿缺损原位生长策略,重建牙齿形态与功能。
多年来,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硬组织再生修复。作为一名口腔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常常会发现许多现阶段的医疗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会在这些问题中挖掘出有趣的科研思路,深入探索,结合既往研究,从材料改性或者研发新材料入手,以期最终实现转化。现阶段我们课题组研究的 CAD/CAM 一体化纤维桩核即将投入临床使用。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经过科学研究,最终服务于临床,形成闭环。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