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研经历]
2007 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妇产科学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从事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诊疗及发病机理研究,取得系列原创性成果:发现多个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致病基因;建立最具规模的卵巢衰退队列平台;筛选鉴定适用于我国病患的卵巢储备标志物和预警指标;提出促进卵泡激活发育的干预新策略,挽救了部分患者的生育力。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等。发表论文 67 篇,参与撰写《POI 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入选青年长江学者,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兼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妇幼健康研究会生殖内分泌专委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副主委等。
[主要学术贡献]
候选人长期从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发现了引起卵母细胞丢失的 POI 致病新基因,鉴定了卵巢储备标志物与预警指标,建立了原始卵泡激活新策略,为 POI 精准诊疗、生育力挽救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力提升了我国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
⑴明确了 16 个基因在 POI 中的致病性,并研发基因芯片用于临床不孕女性卵巢功能预警,将 POI 遗传学病因诊断率由10% 提升至 25%。目前被国际人类遗传学百科全书 -OMIM 收录的 POI 基因共 19个,候选人发现了其中 4 个,体现了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突出贡献。
⑵积极利用基础研究成果解决临床问题,牵头建立了 POI 资源库和卵巢功能衰退队列平台,筛选鉴定适用于中国病患、敏感特异的卵巢储备标志物和预警指标,用于早期识别;提出促进卵泡激活发育的干预新策略,挽救部分患者的生育力,成果先后被国际国内多项指南采纳。
⑶ 以 第 一 或 通 讯 作 者( 含 共 同) 在NEngl J Med、Nucleic Acids Res、ClinTransl Med 等期刊发表论文 67 篇;受 邀 在 Hum Reprod Update、Trends EndocrinolMetab 等 高 水 平 期 刊 撰 写 综述;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做专题报告;参与编写《生殖内分泌学》《生殖生物学》等权威专业著作;荣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指导研究生 42 人,其中 4 人获国家奖学金、1 人获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学生最高荣誉)。
[心路历程]
作为医生,救死扶伤是天职;作为导师,传道授业是责任。若能两者兼顾,同时深耕于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医学科学与医学技术不断进步,造福更广大的群体,是我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的价值所在。目前,我担任生殖内分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山东大学生殖医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生殖障碍性疾病。感谢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感谢基金会对我的临床科研工作的肯定,非常荣幸能够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让我体会到研究成果被认可的欣喜,也让我有机会来分享我一路走来的所闻所获。
医德为重仁者善教
怀揣着从医济世的梦想,我于 2002年考入山东大学医学院妇产科学专业,师从生殖医学领域权威专家陈子江院士。在陈老师推荐下,我非常幸运地入选山东大学首批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于 2006 年远渡重洋到美国 Baylor 医学院学习。当时,第一次远走他乡,科研进展不顺利,实验结果不理想,甚至生活中也是困难重重,我的心情一度跌至谷底。陈老师得知后,专程两度赴美,帮助我重拾信心。在国外学习的一年时间内,我重整旗鼓,发表了三篇 SCI 论文,随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也荣获了“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从学生时代到为师为学,我坚信只有努力、谦逊、刻苦,才能使每一步都走得踏实,也只有平和淡然的心态,才能使我沉下心做科研。学生时代的我在学习和工作中总是得到导师的关怀和帮助,如今,我也像恩师一样,时刻将学生的冷暖放在心上。在教育工作中,我密切关注学科最新进展及国际前沿知识,结合自己的科研与临床经验,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自由探索。我希望用尊重、信任和鼓励给学生营造一种高效和谐的学习环境,而我指导的学生们也不负所望,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山东大学校长奖学金”、“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奖项,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SCI 论文多篇。
术有专攻业有所长
怀孕生孩子是人类自然的繁衍方式,然而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晚婚晚育等因素,让越来越多的人变成“生育困难户”。尤其是 35 岁以后,女性面临的生殖问题愈加严重,卵巢功能的下降,不仅导致女性不容易怀孕以及容易流产,而且出生缺陷的发生率随之增加,这也是导致我国出生人口减少、人口危机提前到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常见的女性生殖衰老性疾病是早发性 卵 巢 功 能 不 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这是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生殖障碍性疾病之一。在我国,POI 患者平均确诊年龄为 29 岁,且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达 3.7%,这意味着近 600 万育龄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面临“一孩难求、二胎无望”的困境,严重影响了国家人口发展规划的实施。POI不仅导致不孕不育,且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甚至引起死亡率的增高。由于 POI 进展迅速且多数情况下不可逆转,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卵泡已消耗殆尽,错过生育机会。此病不仅难防,而且难治,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我一直从事 POI 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疗研究。
我们首先从发现 POI 致病基因 , 阐释疾病发生机制入手,通过聚焦卵泡发育过程中的重要生理事件,先后研究了 37 个基因与 POI 的相关性,明确了 16 个基因的致病性。目前被国际公认的遗传学百科全书 OMIM 收录的有关该病的基因共 19 个,我们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其中 4 个基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学者的贡献,也使 POI 遗传学病因诊断率由 10% 提升至 25%。我们首次在中国 POI 患者中发现肿瘤易感基因 BRCA2 突变为 POI 致病原因。值得关注的是,BRCA2 新发突变并不引发常见的肿瘤和血液相关疾病,而特异性地影响卵母细胞发育,最终导致了 POI 的发生,我们的研究为临床规范化诊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由于 POI 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激素替代治疗,而激素药物是乳腺癌的诱因之一,携带 BRCA2 基因突变的女性可能更容易患肿瘤,所以对于这类 POI 患者,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后制定综合治疗方案。这一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 杂 志》(N Engl J Med,2019)。 杂志同期配发了专题评论,强调我们的发现证实了 BRCA2 在卵巢发育和功能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的研究被国内外多项指南如《欧洲 POI 管理指南》《POI 的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列为重要参引,这意味着全世界范围的临床医生都在参考我们的研究成果,为病人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体现了我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在 多 年 从 医 经 历 中, 我 深 刻 意 识 到POI 的早期预警、早期诊断以及早期干预对解决患者的生育难题和远期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牵头建立了国内最具规模的前瞻性 POI 队列平台,覆盖 13 个省市,入组了数百例患者,研发用于早期诊断的 POI 卵巢评估体系。在深入分析 POI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后,绘制出我国女性全生命周期生殖储备特征。结果发现,半数以上的 POI 患者从月经紊乱到卵巢功能衰竭,历时不足一年,疾病进展迅速;而功能衰竭难以逆转,临床缺乏有效的挽救方法。基于上述结果,我们筛选鉴定了适用于我国 POI 病人、兼具敏感性与特异性的卵巢储备标志物和预警指标,为生育力评估、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断以及 POI 风险预测提供了高效的评价指标。同时,我们研发了不孕基因筛查芯片,用于女性卵巢功能预警,基因检测结果为制定助孕策略和远期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还创新了 POI 治疗方法,通过改良原始卵泡激活技术,挽救了部分患者的生育力。我们通过长期观察,注意到使用生物凝胶携带天然化合物 EGF 进行卵泡在体激活,效果优于原有方法和药物。不仅如此,我们率先开展腹腔镜下机械划痕激活卵泡的临床研究,卵巢功能改善高达 14%,开创了不依赖药物的卵泡体内安全的激活方式。这是我们利用基础研究成果解决临床问题的积极尝试,也是我们从机制研究到临床转化应用的成果范例,每当我看到借助此项技术出生的孩子,总会更加坚定继续探索的信心。
围绕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需求,我带领团队开展了生殖障碍性疾病发病机制、规范化诊疗、新技术转化研究,助力提高妇幼健康水平、改善出生人口质量。经过十多年持之以恒的坚守和耕耘,我们团队的研究结果相继发表在 N Engl J Med、Nucleic Acids Res、Autophagy、Clin Transl Med、Genet Med 等知名期刊,我多次在 Hum Reprod Update、Trends Endocrinol Metab 等领域权威期刊撰写POI 综述,多次受邀在国际生殖医学学术会议做专题报告。作为项目负责人,我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先后荣获树兰医学青年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山东省医学科技创新成果奖等。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生殖医学是我终身的事业,也是我义无反顾的追求。回首这一路走来,我奔跑在临床、科研的双跑道上,始终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科研服务临床,以解决临床问题为首要任务,这是对“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最佳诠释,也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终极目标。未来,我将继续以“生殖衰老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诊疗”为主要研究方向,寻找致病因素、揭示其作用机制;完善基因诊断芯片,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制定卵巢衰老防治新策略;探索个性化的治疗手段,为女性生育力保护和保存奠定基础。我将始终以“求知若饥,虚心若愚”的心态,在医学研究中保持质朴单纯的心——不在乎差强人意的结果,只享受无悔努力的付出,在年华中从容行进,镌刻人生美好的年轮。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