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研经历]
潘 胡 丹(1988.03.23 — ), 生于浙江省慈溪市。2014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七年制本硕连读中西医结合专业,获硕士学位;2017 年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获中西医结合博士学位,并留校于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由于研究成绩突出,于 2019 年 9 月被提前委任为该校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并获2019/2020 年度中银学术研究优秀奖。担任两个全国二级学会理事 / 委员,以及知名SCI 期 刊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Engineering 编委 / 青年编委,并获 2020年度 Engineering 优秀青年编委奖。近五年发表 SCI 期刊论文 27 篇,据 2021 年发布的 SCI 期刊影响因子 (IF) 计算,总 IF为 178.3, 平均 6.6,含 IF10 分以上期刊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 Microbiome、Nature communications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论文。以第一作者在 Q1 区间 SCI 期刊发表论文6 篇,中国领军期刊论文 3 篇。申请、授权专利 5 项。
[主要学术贡献]
聚焦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等疾病的中医辨证客观化指标缺乏、循证医学评价证据不足、中医治疗作用机理不清等临床突出问题,集成多学科的前沿技术开展融合创新研究,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
一.建立了诊疗类风关等疾病的研究新策略
世界首创大鼠肠道菌群基因集,并发现大鼠肠道菌群较小鼠更接近人类,由此构建了大鼠肠微生态研究新的技术平台;首次证实使用单一菌株能矫正大鼠异常的肠微生态而保护骨关节免受破坏,进而提出了重塑肠道菌群治疗类风关的新策略,成果发表于世界著名期刊 Microbiome;首次应用二氧化钛 -PGC 芯片定量糖组学新技术,发现强直性脊柱炎和类风关中医证型的特异性 IgG-N 糖链生物标志物,开辟了疾病诊断新路径。
二.建立中医药治疗类风关临床研究新模式
首次提出了中医治疗类风关个体化实效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新模式,成果以封面文章于 Engineering 发表;主持开展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关多中心、双盲、双模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2 项,为该药治疗类风关提供了循证医学新证据。
三.融合多元组学技术,揭示了中药复方治疗的分子机理
建立了中药复方研究大数据分析技术平台,首次发现关节康能重塑肠微生态治疗类风关,亦阐释了抗新冠方治疗新冠肺炎的分子机理,受邀于 Engineering 撰写专题综述。
[心路历程]
我 是一名中西医结合风湿科医 生。十八岁那一年只身一人离开美丽的县城慈溪,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求学,自此与中西医结合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中西医结合专业也是其“王牌专业”之一。但是渐渐地我发现,虽然我认认真真学完了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所有课程,对于中西医如何有机结合诊疗疾病还是很迷茫。带着心中的疑问,我一路探索、求学,想要通过知识的拓展,在中西医结合领域寻找一个突破口,发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点。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关于刘良院士中西医结合研究的介绍,很受触动。于是追随刘院士报考了澳门科技大学博士,并在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博士阶段深入的研究探索。虽然研究过程充满艰辛、苦楚,但幸运的是,经过几年的历练,在恩师刘良院士的言传身教下,我逐步建立了基于中西医多维融合的风湿病诊疗的研究新思路与方向,全面探索类风湿关节炎等风湿病的干预新策略及抗关节炎中药复方作用新机制。
中医痹症是以筋骨、关节等部位发生疼痛、重著、麻木、屈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多由风、寒、湿、热病邪留注肌肉、筋骨、关节,造成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肢体筋脉拘急、失养而发病。这类疾病发病率高,不同疾病间差异很大,有些甚为难治,传统的辨证论治模式往往未能完全反映疾病的病机本质及发病特点,有时只能暂缓症状,疗效有限。
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关)属于痹症的一种,病情迁延难愈,可导致关节畸形,属世界性顽疾。据统计,我国类风关患病人数达 500 万,粤港澳地区是类风关高发地区,发病人数约 50 万,5 年内致残率达 50% 以上。“类风关是因关节致残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疾病,有‘不死的癌症’之称,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负担。”潘胡丹说,目前西医临床常用治疗药物有风湿病缓解病情药(DMARDs)、激素(类固醇)和生物制剂,这些药物对多数患者的治疗效果有限,且常因副作用大而停药,在中国逾 37.8% 患者因药物疗效下降或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在辨病基础上,采用传统中药复方对患者进行因人、因时、因地的个体化治疗效果明显,尤其对多种 DMARDs 耐受的难治性类风关患者有效,但因目前尚缺乏精准辨病及客观辨证的生物标志物,给标准化诊断、治疗类风关带来了挑战。
我首次通过荟萃分析证实了益生菌能显著降低类风关患者血中 IL-1,IL-6 和TNF-a 水平,进而减轻病情,这为应用益生菌治疗类风关提供了直接证据,有力地推动了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类风关的研究进程。为推进完善菌群研究技术平台,我通过运用宏基因组鸟枪法测序首创了大鼠肠道菌群基因集,建立了包含约 510 万个非冗余的 SD 大鼠肠道微生物参考基因集。并发现了大鼠肠道基因集与小鼠肠道基因集相比,无论在基因水平或是功能水平,均与人肠道基因集相似度更高,是人类疾病与肠道菌群研究动物模型选择的理想动物。该成果将为深入挖掘人类疾病与肠道菌群的因果关联,以及创新药物研究提供崭新的技术平台。成果发表后,受到国内外知名学者的高度肯定。西班牙巴塞罗那Vall d'Hebron 研究所 (VHIR) 多学科交叉研究负责人 Chaysavanh Manichanh 团队应用高度肯定大鼠肠道菌群基因集是研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
进一步,我们应用宏基因组学创新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分析技术,首次发现了关节炎发病不同阶段菌群的动态改变特征;首次证实了单一菌株可通过早期重建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异常的肠道微生态,而产生预防、治疗骨质破坏及关节炎损伤的作用;且单一菌株可显著下调机体的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重塑的肠道菌群可影响机体氧化应激水平而发挥作用。成果的发表建立了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微生态预防、治疗类风关的新方法。项目首次应用单一乳杆菌菌株制剂预防性干预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发现调整肠道菌群可预防、治疗关节炎,减轻骨破坏;建立了类风关尤其是早期类风关患者治疗的新策略;动态发现了肠道菌群在实验性关节炎发病不同阶段的特征性改变,这在类风关肠微生态研究领域属首创。
中药复方关节康是刘良院士治疗类风关的基本方,由治疗痹症的经方“乌头汤”调整而来。临床应用关节康治疗关节炎有效,但机制不明。研究证实关节康预防性干预后肠道菌群失调亦得到一定缓解,在关节康干预后菌群组成表现出与 L. casei 相似改变。通过系统总结细胞代谢和氧化应激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多种中药复方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影响细胞代谢和氧化应激是产生药效的潜在分子机理,这为进一步开展中药药理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复杂,机理不清是限制其研发的重要限制因素。我们首次运用微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Micro CT)构建了 Micro CT 客观评价体系。应用此Micro CT 客观评价指标,发现复方关节康可显著保护关节炎大鼠骨质损伤。项目组采用系统网络药理学分析策略整合应用代谢组学检测发现尿酸代谢通路包括嘌呤代谢及嘧啶代谢与关节康的抗关节炎作用显著相关,提示关节康可能通过调节代谢作用发挥治疗关节炎的作用。
对于现代中医药的创新性研究,采取“源于传统、高于传统”的研究策略,能够从中医药宝库中发掘原始创新的研究成果,包括治疗复杂疾病的创新药物。随着中医研究的发展,特别是在跨学科技术的应用中,中医治疗类风关的科学基础和特点逐渐显现。但是,因缺乏足够的临床和实验室数据,无法在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上与国际接轨,限制了其在全球范围推广应用。通过系统分析中医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的特点与优势,提出了应用多学科结合前沿技术开展中医药治疗类风关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新策略。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联合重庆西南医院根据 2010 年ACR/ 欧洲风湿病联盟 (EULAR) 分类标准纳入了 135 例类风关患者,治疗 24 周后,正清风痛宁明显缓解,与甲氨蝶呤组相当,且正清风痛宁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优于单用效果。同时,联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了正清风痛宁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疗为主的 RCT。发现正清风痛宁与甲氨蝶呤联用疗效与现有临床常用联用治疗方案甲氨蝶呤加来氟米特相当,但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肝毒性发生率显著减少。通过高质量研究,为建立风湿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基 于 上 述 研 究, 我 先 后 发 表 国 际期 刊 论 文 27 篇, 也 被 推 荐 为 知 名 SCI期 刊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Engineering 编委 / 青年编委,并获 2020年度 Engineering 优秀青年编委奖。作为一名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年轻学者,我将继续以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为核心,集成多学科前沿技术尤其是以系统生物学驱动的组学技术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中医临床从经验实践向个体化循证治疗转变。推动中医基于证候表现的‘辨证治疗’模式,朝着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病 - 证结合治疗’方向转变,从而建立起现代‘病 - 证结合’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科学体系。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