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王伊龙教授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8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王伊龙(1976.5.28-),脑血管病专家。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2007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科技部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创新战略联盟副秘书长,科技部重大颠覆性技术项目专员。兼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执行理事长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十三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11项课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脑血管病基于药物基因的精准二级预防的技术跨越,作为卒中首个改写指南的精准治疗成果发表于JAMABMJ杂志,研究成果被当年NatureReviews Neurology评为脑血管病领域五大进展之一。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26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



[主要学术贡献]


      王伊龙教授是我国的知名脑血管病专家,发现国人的CYP2C19基因表型为正常代谢时多靶点抗血小板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17%,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杂志,改写了国内外指南和教科书。探索并评价了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模式,降低约1/4的卒中复发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杂志。建立全球最大的早发脑小血管病家系,完成国人脑小血管病全基因深度测序图谱的绘制工作。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AMABMJLancetNCirculation等临床研究的顶级杂志发表SCI论文126篇,根据“爱思唯尔”第三方评估,王伊龙他在卒中领域发文量在全球位列第二位,总被引位列第三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首批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第三批万人计划和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一、开展脑血管病的基于药物基因等精准防治策略的研究发现国人的CYP2C19基因表型为正常代谢时多靶点治疗获益可额外增加17%,该研究作为卒中第一个精准治疗成果发表于JAMA杂志,研究成果被当年NatureReviews Neurology评为脑血管病领域五大进展之一。二、转化防治证据,填补指南与实践鸿沟探索并评价了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改进模式,降低约1/4的卒中复发风险,研究结果发表在JAMA杂志,获得卫生主管部门认可,写入国家标准。创建了中国脑血管病医疗服务规范化防治体系,执笔此领域的国内行业学会指南/标准4部。三、建立全球最大的早发脑小血管病家系,完成脑小血管病全基因深度测序图谱的绘制工作依托国家十三五精准医学重点研发计划,建立国家卒中登记三期平台,完成目前国际最大样本(4000余例)基于影像组学的脑小血管病全基因深度测序工作,正在进行数据分析。



[心路历程]


      我是王伊龙,非常荣幸能够获得第七届树兰医学青年奖。我目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工作,担任血管神经病学科三病区主任,主要负责病房、门急诊等工作。

      我出生在寒冷的黑龙江小镇,从小住在医院家属大院的我,闻着来苏水味儿长大,看到医生能够帮助那些身患病痛的人,对医生这份职业的向往,在儿时就已生根发芽。年少时我曾患严重的鼻窦炎,时常需要穿刺治疗,体会到病痛的我更使我下决心通过学医帮助更多的人。黑龙江是我国最寒冷的省份,因为气候环境和饮食习惯导致‘中风’的患者非常多,从小看到周围的亲戚朋友饱受‘中风’之苦,让我下定决心在从医之后从事了神经内科的工作。

      回顾自己的求学历程,我觉得并不是很多学霸那样一帆风顺,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感恩。高考结束后拿到的成绩并不理想,我的父亲当时鼓励我坚持自己的理想,人的一生需要终身学习,终生充实自己,终身向患者学习。于是我满怀憧憬与希望步入了医学殿堂。在大学时,我曾因不如同学的四级英语而发奋证明我能行,曾因考研被泼冷水而废寝忘食最终得到了录取。我也要感谢那些经历的挫折和困难,还有强劲的竞争对手,正是这些经历才使自己更加勇于突破自己、快速成长。

      后来我先后在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和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系就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2002年进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04年攻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博士学位;后又在美国加州旧金山医学院从事脑血管病领域博士后研究工作,回国后一直以脑血管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要方向,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十余年研究学习,我感激我的导师们悉心指导,感谢家人的支持,感谢挚友的鼓励。

      现在我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目前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和发病率仍在增加,研究表明每年新发卒中患者约240万,是中国所有疾病中残疾调整寿命损失最高的疾病,而且其高致残率为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多负担。脑血管病中有着数不胜数可以研究的科学问题,提出科学问题,这可能比解决科学问题更重要。

      于是结合脑卒中的临床诊疗状况,为解决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的治疗方案,提供更高级别的脑卒中药物治疗临床证据,我在恩师的带领下,作为团队的一员,完成了国际上第一个TIA和小卒中抗血小板药物干预的大型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CHANCE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在国际医学界顶尖学术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上发表并改写了指南。回顾整个研究,在提出有价值的临床科学问题基础上,我需要全程参与项目方案撰写、数据清理,甚至需要多次出国交流讨论,有时甚至顾不上倒时差,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年轻又需要多担当,经常无休。但是,我只是想尽力把事情做好,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临床疾病的诊治工作,要基于临床工作勤于思考,提出科学问题而后多做原创性研究,真正服务于临床。

      近年来,团队聚焦于脑血管病中的脑小血管病这类疾病,它不同于卒中和大血管病,是小血管病变导致的一组具有临床、影像和病理学表现的综合征。其征象多种多样,可以是急性脑卒中,也可以是隐匿发病、缓慢进展的认知、运动障碍等。影像学上脑小血管病可表现为脑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腔隙、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等。脑小血管病有严重疾病负担,同样又是一片神秘研究蓝海,亟待我们去发掘。关注脑小血管病,这也是我们由过去治疗致残性的卒中转向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战略的原因,越来越多的关口前移,会让我们发现更多的隐藏在海面下的病人,其在病因、发病机制、与其他大血管卒中的关系、治疗上都有很多科学问题等待解答

      同时,我始终坚信厚积薄发,勤于思考,相信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具有临床意义和创造性的科学问题,实际上来自交叉融合的知识体系和不断的学习、思考。这对于研究者来说,可能需要既懂临床方法学、基础医学又深知临床知识,多注重积累,才会把许多知识融合在一起,反复思考,提出好的科学问题,也就是所谓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非常感慨母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日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流行病学课上,老师们为让学生们理解公式的原理和公式本身的含义,经常需要我们手动推导和计算。此外,老师要求做课题要读够100篇文献。曾经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还保留着研读过的100篇论文,这也为我牢固建立了读文献,做积累,勤思考的好习惯,现在我每天如果不去看看病人,不去追看文献,就觉得像一天没吃饭一样,坚持做对的事情养成良好习惯,相信自然就有了机会。现在我也组织学生们广泛进行阅读文献,经常交流感悟,在一次次头脑风暴中碰撞出一些科学问题的火花,在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上有所思有所为。

       本次荣获树兰医学青年奖,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鞭策着我继续在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小血管病的漫漫长路上求索。回顾20余年走过的医学路,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和团队!多年来经常有人问我,在辛苦的临床与研究中是否真的幸福,我想如果用幸福指数来衡量我的生活,那么我的幸福指数一定是满分,因为我每天在做的工作就是我最想做的事情!也希望青年们享受自己的研究和工作,不忘初心,努力实现梦想!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