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任善成教授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7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任善成(1981.02.03 — ),泌尿外科青年专家,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生于江苏省扬州市。2009年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兼微创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兼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他主刀完成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500余例,位居全国泌尿外科青年医师首位。他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基金10余项,在前列腺癌分子机制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原创性成果,发表SCI论文60余篇,总影响因子>250分,被引用1500余次,3篇论文被评为ESI 高被引论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8项。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荣获三等功一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主要学术贡献]


       任善成副教授是我国泌尿外科青年专家,临床主攻方向为前列腺癌的微创手术和精准治疗,主刀完成前列腺癌根治术500余例,位居全国泌尿外科青年医师首位;创立新术式 “最大程度保留前列腺周围结构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大大提高患者排尿控制功能和恢复性功能;开展亚洲首例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损伤。科研上主要从事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机制研究,取得多项原创成果。2012年作为课题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PCF)优秀青年学者,2016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8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2019年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一等奖,入选”国之名医•青年新锐“榜单。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 绘制了首个亚洲人群前列腺癌基因组图谱,揭示了东西方人群前列腺癌的分子差异,填补了研究空白,论文发表在European Urology(IF=17.58)。
       二、系统研究了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突变基因SPOP在前列腺癌进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论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IF=32.62)和Molecular Cell(IF=13.95)。
三、原创性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多个高度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领导开展3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并成功研发3个试剂盒,成果写入《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和5部国外专著。




[心路历程]


        我是任善成,来自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泌尿外科。非常荣幸获得第六届树兰医学青年奖。
       我的主要经历如下:2004年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毕业,攻读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泌尿外科研究生学位,师从孙颖浩院士,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以联合培养博士身份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学习,2009年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10年起在上海长海医院泌尿外科工作至今。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兼微创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机器人学组委员兼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担任Asian Journal of Urology执行主编,以及SCI期刊Annals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 的副主编。
       临床方面,我的主攻方向为前列腺癌的微创手术和精准治疗,主刀完成泌尿系统微创手术逾2000例。34岁成为国内最年轻的机器人主刀医师,3年多共主刀完成高难度机器人手术逾600例,其中前列腺癌根治术500余例,位居全国泌尿外科青年医师(45岁以下)首位,荣获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中国十万例杰出贡献奖。近年来受邀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州等地大型学术会议上做手术演示上百场。
       在前列腺癌手术方面,我有3个主要创新:(1)创立一个新术式 “最大程度保留前列腺周围结构的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大大提高患者排尿控制功能和恢复性功能,受邀在全国多家单位表演和推广该术式。(2) 2018年开展了亚洲首例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在保障手术效果的同时,由常规的6个孔减少到1个孔,最大程度减少病人的损伤,实现了机器人外科手术的又一次飞跃,文章发表在Asian Journal of Urology。(3) 业内首创手术直播和培训的新模式“一周善成前腺秀”。4期直播,26例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在线2.8万人次观看,视频受到5000多名国外专家的转发,引起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外科学院院士等国际外泌尿外科界专家的赞誉。
       科研上,我主要从事前列腺癌诊断指标的筛选和临床应用,以及晚期前列腺癌的机制研究。主要有以下三项主要成果:
      (1)构建了首个亚洲人群的前列腺癌基因组/转录组图谱,填补了前列腺癌研究的空白,揭示了东西方人群前列腺癌的分子差异,文章发表在European Urology(IF=17.58)。Nature Reviews Urology评价本项研究为“前列腺癌基因组学的杰作”,为“前列腺癌的种族个体化治疗树立典范”。
       (2)系统研究了前列腺癌最常见的突变基因SPOP在前列腺癌进展和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文章发表在Nature Medicine(IF=32.62)和Molecular Cell(IF=13.95)。Cancer Discovery杂志(IF=24.37)和Nature Reviews Cancer(IF=42.78)高度评价"首次揭示了融合基因蛋白ERG和SPOP突变之间的机制关联"。
       (3)原创性发现前列腺癌组织中多个高度特异性诊断标志物,领导开展3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并成功研发3个试剂盒,成果写入《中国前列腺癌诊疗指南》和5部国外专著。①首次发现中国人群前列腺癌特异性的融合基因TTTY15-USP9Y并进行临床转化应用研究。文章发表在Cell Research(IF=16.2),他引206次,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Arul Chinnaiyan在Cell Res上发表同期专家述评。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中国前列腺癌研究已走在世界前列”为题进行了专题报道,美国《商业资讯》和Nature官方网站也予以重点推荐。受邀在2013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上做大会报告,并作为大会“Breaking News and Highlights”而受到广泛关注。②开创了通过血浆中长链非编码RNA诊断疾病的新方法,文章发表在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他引174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在孙颖浩院士的带领下,构建了前列腺癌血清瘤标分子病理影像定位的多层次早期诊断体系,使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率由5%提高到63%,该成果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我获得全球最大的前列腺癌研究基金会--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Prostate Cancer Foundation)优秀青年学者,成为基金会成立19年以来首位获得资助的亚洲学者。
       目前我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5篇,他引1600余次,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0的有1篇,大于10的有6篇,总影响因子202.98,3篇被评为ESI高被引论文(引用率居于生命科学领域被引频次在世界前1%的论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项,获批8项,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2项。参与编写教材《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泌尿外科医师手册》《前列腺疾病100问》《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in Cancer Research》等部分章节。
       我一共主持课题和人才计划9项,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和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优秀青年学者基金,共计 700余万元。荣获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人才最高奖-“银蛇奖”一等奖、国之名医•青年新锐荣誉称号。入选国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016年)、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2018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5年)、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2年)、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优秀青年学者(2012年)、上海市卫计委“新优青”计划(2013年)、第二军医大学优秀青年学者(2012年)等7项人才计划。荣获三等功一次,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2010年至今,我承担本科生、规培生、进修医生、国外留学生临床带教工作。2013年被聘为硕导和第二军医大学授课教师。作为导师组成员已培养硕士生7名,博士生8名。指导研究生发表论文17篇,SCI收录15篇。荣获第二军医大学“雨善课堂”主讲教师,PBL教学校级重点基金。
       在临床与科研工作的同时,我积极投身公益活动,用高超的技术回报社会,用高尚的医德温暖社会。6次作为牵头人参与“走遍前列腺大型公益活动”,带领100余位专家,为全国超过1500余名患者提供义诊服务,开展30余次学术讲座,共实施100余台公益手术,足迹遍及安徽,福建,江苏,浙江,甘肃,西藏等地。
       我的格言是:努力做一名研究型医生——求技,求艺,求道。本次获奖是对我此前工作的认可,我感到非常荣幸和珍惜。然而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往后的我更加任重道远。未来我将针对前列腺癌的肿瘤微环境及肿瘤异质性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阐明前列腺癌免疫微环境中各种免疫细胞的组成类型和比例以及它们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绘制出免疫微环境图谱;将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细胞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探讨前列腺癌肿瘤细胞与包括T细胞在内的各类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揭示其细胞内的分子水平变化,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对前列腺癌微环境与前列腺癌细胞进行研究。揭示肿瘤微环境中重要免疫细胞、T细胞、MDSC、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前列腺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表型及其机制,发现前列腺癌的代谢改变特点,研发临床有效的、中国人群特异性的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靶点,增强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2030”建设。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