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科研经历]
葛均波,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心脏病学专家。1993年毕业于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辞去德国艾森大学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工作回国。现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国际顾问。
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临床和科研一线,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革新,为缩短中国心血管病诊治水平与国际的差距作出重要贡献。先后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14项。
[主要学术贡献]
葛均波,国际心脏病学专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易损斑块的定量指标,从而早期识别易损斑块并筛选心肌梗死高危患者;发现心肌桥特有的“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被录入国内外权威心血管病教科书;国际首创“逆向导丝技术”成为攻克冠脉CTO病变的利器,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主持创制新型可降解涂层冠状动脉支架,打破国外产品长期垄断国内市场的格局,成为“老百姓用的起的支架”;成功创制国内首枚生物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标志着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成功实施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世界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术等。
1999年被聘“长江计划特聘教授”,2004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200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1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201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被评为“中国侨界杰出人物”,2017年获白求恩奖章,2018年获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培养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50名,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发表SCI论文392篇,主编英文专著1部、中文专著21部。担任《内科学》(第8、9版)、《实用内科学》(第15版)教材的主编工作。
[心路历程]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我想人活着便当如此吧。
11岁那年,我不慎摔断了手臂,是老中医的救治让我恢复健康,也使我感受到了医学的神奇,对医学充满向往,从此,我立志从医,悬壶济世。1979年我考入青岛医学院在那里完成了本科的学习,获得学士学位,1984年至山东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之后,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身不足,在机缘巧合下,于1990年远赴德国深造,在德国Mainz大学,我完成了博士学位,并在Essen大学完成博士后工作,出站后,在Essen大学担任住院医生工作,1995年担任Essen大学血管内超声室主任。在那里,我苦练基本功,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半月现象”,引起学术界关注。
1999年,留学德国9年后,应我的老师陈灏珠院士邀请,在对回国工作的向往及报效祖国的内心驱动下,我辞去德国Essen大学血管内超声室主任工作,回到了我的母校——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记得当时我的导师Erbel教授说:“你的主任职位甚至连德国专家都想竞争的,可是你现在却要放弃!”,我对Erbel教授说:“假如你有漂亮女儿,你不会希望她在家里嫁不出去吧;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需要我!”
回国以后,我在中山医院担任心内科副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2002年任心内科主任;2008年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PI;2009年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2016年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在国内工作的19年中,我荣获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白求恩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侨界杰出人物、首届转化医学杰出贡献等荣誉称号。担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主席、世界心脏病联盟(WHF)理事、亚太介入心脏病会前主席、美国心脏病学会(ACC)国际顾问等组织工作,兼任全国政协委员和九三学社中央委员。长期致力于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发表SCI收录的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392篇,被引用6665次;承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科技奖励14项;主编专著22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专利4项。
成果来源于不断的思考和实践。在工作中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
成果一、首次发现冠脉心肌桥腔内影像与多普勒特征
通过介入技术将微型超声导管送入冠状动脉腔内,显示断面形态和血流图形,可以帮助我们诊断冠状动脉病变。1994年我院在国内率先开展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这时,我正在德国埃森医学院学习和研究这项技术,并发现了心肌桥的血管内超声特异图像:“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引起了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半月现象”和“指尖现象”,心肌桥检出率提高到95%以上,“半月现象”的发现大大提高了心肌桥的诊断率,成为了公认的心肌桥诊断标准,我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前认为心肌桥治疗药物——硝酸甘油反而会加重心肌桥的表现,修订了心肌桥传统的治疗方法。此外,还提出冠脉易损斑块IVUS量化标准:斑块内低回声区占斑块的面积比 >20%,纤维帽的厚度<0.7mm。这些结果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研究成果被录入我国《内科学》教材,及美国著名心血管专家Eric J. Topol编写的权威专著《介入心脏病学》。成果获得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IVUS技术难点在于对图像的识别,这是分辨病变特征的关键,2011年3月,我们发起成立中国血管内超声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培训活动,至今已开办7届,在国内各地进行讲学和技术示范100余次,推广到近100家大医院,应用超过10000例病患人次。提高大家的读图能力,促进了我国血管内超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成果二、国际首创可降解涂层冠脉支架
支架植入是目前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传统冠脉药物支架的涂层材料不能降解,具有诱发支架内再狭窄和晚期血栓的风险。2000年开始我们和企业合作研发,联合攻关,2005年成功研制出国际上首枚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打破了国外产品的长期垄断。
这个支架的支架杆是合金,涂层为聚乳酸。2006年被评为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两项优秀研究成果之一,使致死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由原来的1.2-1.9%降至0.34%,支架内血栓发生减少80%,显著降低医疗费用和出血风险;CREAT注册研究评价“该支架可能是当前降低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风险的首选”。
自上市以来,可降解涂层新型冠脉支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25%,在全国超过900家医疗机构获得临床应用,平均每年超过8万例冠心病患者获益。显着降低了支架价格,有效解决了进口支架高价位问题,每年为患者节约医疗费用12亿元人民币。目前该支架已出口俄罗斯、印度、新加坡等多国,成果获2011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成果三、国内首创完全可降解冠脉支架
能不能让植入的支架在完成它的载药和支撑功能后,不再残留在体内,成为“可消失的支架”?沿着这个思路,2005年开始我们的研发团队和企业一起寻找材料、改进工艺,201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枚完全可降解支架(Xinsorb支架),并组织超过1000人的临床研究确定它安全性和有效性,2014年巴黎欧洲血运重建大会上,我们向全世界公布了人体探索性试验初步结果,标志着我国冠脉介入治疗的“第四次革命”。
这个支架由高分子聚乳酸构建药物释放平台,有别于传统金属药物支架,植入体内两到三年内将被完全降解吸收,血管结构以及舒缩功能完全恢复至自然状态。目前Xinsorb已经完成世界第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临床疗效与国外同类产品相似。我国新型支架的研发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可降解支架将再次打破进口支架的技术和价格垄断。2017年5月李克强总理视察时,Xinsorb支架受到了总理的关注,成为创新型国产化医疗器械的代表之一。
成果四、首创冠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逆向导丝技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是目前冠脉介入治疗中难度最大的病变,它的难点在于由于血管完全闭塞,正向导丝进入远段血管,往往不能明确是否位于血管真腔,导致手术失败,国际上手术成功率不高,在60%-80%之间。为了攻克这个难题,我们发明了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并在2005年通过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术会议(美国TCT, 国际该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会议)向全球进行手术转播演示这项技术。目前这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广泛应用,这项技术使手术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
2005年8月,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俱乐部在上海组建。俱乐部已经成功举办了13届手术演示和手术活动,手术总成功率90%以上,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成为推广和交流逆向导丝技术的重要的国际学术平台。2018年俱乐部起草了《中国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推荐路径》, 逆向导引钢丝技术已成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指南推荐的的三大常规术式之一。
此外,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提高逆向导丝技术的手术成功率,我们发明了新型导管Transporter延长导管、主动迎客技术(AGT)、导丝对吻技术、,丰富了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技术和策略,使介入操作变得更为简单、高效。
成果五、国际首创经心尖二尖瓣夹合器
传统的心脏瓣膜病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手术,创伤大,一些病重的患者无法耐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微创手术治疗瓣膜病。2013年5月25日,我们成功完成全球首例介入式自膨胀肺动脉瓣经皮植入。手术通过卫星转播,于东方心脏大会现场直播,引起国内同行的巨大反响。这项手术可以治疗重度肺动脉瓣反流患者。手术中用到的器械由我们合作研发并牵头进行多中心临床试验,数据已上报CFDA,该器械目前已在全球15个国家完成植入,正在欧洲、美国进行上市前研究,有望2019年上市。
二尖瓣反流是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病之一,估计我国约有1000万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外科治疗率不足2%。目前国内没有上市的经导管二尖瓣治疗器械,2018年7月2日,我们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经心尖二尖瓣夹合手术,标志着我国二尖瓣反流治疗进入微创新时代。手术中的器械原始创意由我们团队提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将专利转让给相关企业进行后期合作研发,相较国际同类产品,输送系统型号更小,适应症更广,且操作更为简单,有望成为国内首个获批且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二尖瓣介入的治疗器械。
该器械上市后,预计国内年销售额可达50亿元,相较国外同类产品每年可节约医疗费用75亿元,显著改善百姓生活,且该器械也申请了国际PCT专利,具备走向国际市场的潜力,将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
成果六: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救治“绿色通道”
时间就是生命,及时快速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是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最有效的方法。1999年我在中山医院建立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救治“绿色通道”,这也是华东地区的第一条“绿色通道”,24小时全天候,没有节假日,这条通道始终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敞开着,一有情况,三台呼机同时响起,患者立刻被送到手术室,多名医护人员同时到位,施行紧急抢救。绿色通道大幅度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成功率,我们已经坚持了19年,抢救急性心肌梗死3000余例,成功率在96%以上,我们的团队曾获得“上海市工人先锋号”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是的主要症状,目前我们国家在积极推动胸痛中心建设,主要是要提高急性胸痛的救治水平,主要是心肌梗死。快速诊断、快速治疗是关键,我们现在的急性心梗标志物快速检测时间已缩短至15分钟,最大程度减少漏诊和误诊。我们还组建了急诊心电图沟通圈,即时上传高危心电图,通过院内对讲系统来实时协调救治流程。“绿色通道”是胸痛中心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到达医院到堵塞的冠脉被开通,我们的“门-球”时间稳定在80分钟左右,达到了90分钟之内的国际标准。我们运行了近20年的“绿色通道”,也为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模式借鉴,推动成立上海市胸痛中心联盟,建立起区域性AMI急救网络。
如今,再回首,自2010年以来,我的团队创造多项技术第一。2010年10月,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入术(TAVI);2012年05月,亚洲首例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clip);2013年05月,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置入术(PPVI);2014年03月,华东首例左心耳封堵术;2015年12月,世界首例深低温冷冻消融去肾动脉交感神经术;惠及病患。
“学医学,利天下;存仁心,行仁术”“患者的利益永远是医生最大的追求”这是我多年来工作的感悟,我以此鞭策自己,不忘初心,以人为本,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