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队合作,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医疗服务
在学习的这段时间,我看到团队合作融入了医疗的各个环节。肝移植照护团队极具特色,成员包括专科护理师、器官移植协调师、肝癌个案管理师及病房、手术室、加护病房、肝脏移植联合门诊护理人员,提供肝脏移植及肝脏手术病人术前、术中、术后及居家之完整照护,含术前评估、手术全期与病房全期护理、卫教指导及出院前准备。不管前一天手术多晚,周一、周四的早查房(7:30开始)全体移植团队的人员都准时参加。对于每一例的患者进行细致讨论,提供最优的治疗方案。
参与早查房
此外,设有的肝移植联合门诊、肝癌联合门诊也是针对疾病的特点,进行多学科联合出诊,一站式解决来诊患者的问题,避免患者反复转诊。
活体器官移植包括供体和受体两个手术,其中涉及非常多的手术环节。在陈院士的带领下整个团队工作有条不紊。无论手术复杂还是容易,团队分工明确,术中各学科间精密配合(超声科、放射科、显微外科等),手术各环节(获取供肝、切除病肝、修整供肝、移植供肝)衔接流畅,正是这种精准流程化的工作保障了每一对活体肝移植供受体的安全,夯实了医疗质量。在参观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尽管手术室的人很多,但是手术室却非常安静,充分显示了团队成员间的默契,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这种默契是靠着不懈的坚持磨砺出来的。
手术观摩
二、注重细节,要做就做最好的活体肝移植
活体肝移植是一个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手术,任何一个细节出现问题将导致最终手术的失败。陈院士团队注重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一个细节。术前对移植供体和受者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把握,做到不是为了移植而移植。例如受体手术前一天出现发热,本来计划的手术日手术就会暂停,弄清楚发热原因,状况纠正好后,尽管是在周末,也会再实施手术。术中对于手术的细节控制比比皆是,例如防止血管损伤的垫片、特殊涉及的灌注管路、规范完整的冻存血管库、精细娴熟的显微外科吻合技术、对于血管胆道吻合条件和吻合质量的评估等等。“要做就做最好的”这个发展理念一直贯穿在高雄长庚的肝移植团队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正是这些术中对细节的注重保证了术后患者的顺利康复,使得陈院士的肝移植团队儿童肝移植的5年存活率能达到惊人的98%,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非常低。
三、人格魅力,引领年轻医师不断向前。
高雄长庚纪念医院创立于1986年元旦,目前开放病床 2,715床,员工5,500余人,每日平均门诊服务量6,900余人次,急诊370余人次。作为高雄长庚医院的名誉院长,陈肇隆院士提出了“追求最优化、精致化、人文化的医疗;从专业服务迈向以病患为中心的团队医疗;创造不可替代的医疗优势”的发展目标。陈院士也在用自身的言行和人格魅力引领年轻医师不断前进。尽管各方面工作繁多,但是对于移植查房和手术陈院士始终躬身工作在第一线,充沛精力和饱满热情非常值得我们这些年轻医师学习。在每一台移植手术前后他都会仔细的做笔记,留数据,写总结,保持着“一贯如初,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对于术中的关键点和手术技巧他都会毫无保留的传授,在你遇到疑难困惑时团队中每个成员都竭尽全力为你解答。当我感叹团队建设的困难时,陈院士坚定的跟我说:“任何团队都是从一个人先做起的”,激励着我要迈出脚踏实地的第一步。
在个人生活上,我也感受到陈院士对年轻医师的关爱。除了提供了免费的住宿和优质的手术观摩环境外,还经常邀请我去家中做客,这种平易近人、言传身教的作风深深的影响着我。记得我刚到高雄时已接近深夜,但仍有人守候我,为我接洽住宿,介绍环境,让我迅速融入长庚的学习生活,这些都使我非常感动。在得知我的求学经历后积极为我安排演讲机会,在与大家的交流中我学习到了很多。
参与演讲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此次学习让我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知道了未来迈进的目标和方向,使得我汲取力量更加坚定的向医学高峰攀登。尽管短暂的研修生活划上句号,但这段日子里学的知识、交的朋友、吃的美食、赏的美景、酿的感情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难忘的记忆,在此再次感谢树兰基金提供的宝贵学习机会和陈院士团队中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