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王军平教授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8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王军平(1972.04.04-),军事预防医学(防原医学)专家,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0-2001年就读于第三军医大学,先后获得预防医学本科、防原医学硕士和军事预防医学博士学位。现任陆军军医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副所长。长期从事放射损伤及放射复合伤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863”、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等研究。以通讯作者在Blood、Leukemia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转化2项。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常委、重庆市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与防护专委会主任委员等学术任职。



[主要学术贡献]


       王军平研究员是我国知名的防原医学专家。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与感染是放射损伤及放射复合伤的主要致死原因,多年来一直围绕放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与防治开展了深入系统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放射损伤后血小板持续低下的发生机制并找到有效救治措施。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科技新星”,重庆市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军及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从电离辐射对造血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和造血微环境改变对细胞再生影响的角度深入揭示了放射损伤后血小板水平持续低下的发生机制,并提出血小板生成受ROS水平调控的观点;发现某些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促进巨核细胞多倍体形成和终末分化的作用并深入揭示了其分子机制,不仅找到有效促进放射损伤后血小板快速恢复的新思路与途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深化了神经内分泌对骨髓造血功能调控的认识;在重要理论发现的基础上,研制出一种具有快速、高效升血小板活性的新型抗辐射基因工程产品。相关研究结果以通讯作者在Blood(3篇)、Leukemia、J Med Chem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国际PCT专利1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转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并获中国药学会赛诺菲青年生物药物奖。


[心路历程]


            本人1990年高考进入第三军医大学(现更名为陆军军医大学)攻读预防医学专业本科,1995年本科毕业被推免攻读本校防原医学教研室、全军复合伤研究所防原医学硕士,1998年硕士毕业后继续攻读本单位军事预防医学博士,2001年博士毕业。2002年3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生物技术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2004年2月带着从国外学习掌握的新技术回到全军复合伤研究所,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开始搭建研究平台,组建研究团队,并立足国内,以放射损伤及放射复合伤发病机制与防治为主要研究方向,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是放射损伤最重要的病理变化, 血小板减少是其主要表现之一。血小板具有凝血、止血和抗感染等功能,放射损伤后机体出血和感染的发生与血小板水平持续低下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则主要聚焦在放射损伤致血小板水平持续低下的发生机制与救治方面。首先,我们从ROS 参与调控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和介导电离辐射损伤效应的角度,阐明了放射损伤引起血小板生成减少和恢复缓慢的发生机制,证实放射损伤后血小板恢复缓慢与巨核细胞从成骨“龛”向血管“龛”的移行减慢及分化成熟受阻有关。随即, 我们根据一些重要的生理现象和前期研究发现从神经内分泌调控着手,积极寻找促进放射损伤后血小板快速恢复的方法与途径。幸运的是我们发现: (1) 交感神经递质能够通过激活α2受体,调控ERK1/2信号通路和Rho 激酶活性,调节细胞骨架重排,从而促进巨核细胞粘附和迁移、加速血小板生成与释放,并证实在放射损伤恢复期给予交感神经兴奋可以起到加速血小板水平恢复的效果; (2) 传统抗辐射药物雌激素具有调控巨核细胞多倍体形成、促进血小板生成的作用,不仅拓宽了雌激素在放射损伤防治方面的应用范围,而且揭示了体内一条新的血小板生成途径; (3) 人生长激素具有促进放射损伤后血小板快速恢复的作用,并证实其能促通过激活ERK1/2和AKT信号通路而促进巨核细胞终末分化、加速血小板前体形成。上述研究发现分别发表在国际血液学权威杂志Blood(3篇)和Leukemia上。这些重要的机制研究与发现为我们研制新型高效升血小板药物提供了线索与理论指导。考虑到放射损伤所致血小板减少具有程度重、恢复慢的特点,而临床现有升血小板药物大都存在着起效慢的缺点,于是在前期重要理论发现的基础上,利用由本人在德国学习、掌握并优化的Red/ET同源重组技术,研制出一种具有快速、高效升血小板活性的新型抗辐射基因工程产品--rTMP-GH重组融合蛋白,该产品具有快速、高效升血小板活性,对放射损伤小鼠具有突出疗效:小鼠重度放射损伤(6.5 Gy γ 射线全身一次性照射)后连续使用该重组融合蛋白7天可促进小板水平快速恢复,显著缩短血小板处于低值危象期时间,使小鼠30天存活率提高了约50%,显示出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相关研究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并实现了转化。
         回顾从事研究工作以来的经历,有欢乐、有痛苦、有纠结、有兴奋、有失败、有成功,感触很多。在这里,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粟永萍研究员对我的精心培养。她是我国防原医学领域第一位女博士,也是我们陆军军医大学全军复合伤研究所的名誉所长,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首届医学百名科技之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科技金星”。老师做事做人都特别干净利落,尤其注重细节,谈论科研问题总能一语中的,让人特别信服。是她严谨的科研作风和缜密的思维、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追求创新的精髓一直激励着我的成长,是她多年的言传身教,让我有了今天的成绩。尤记得粟老师经常说的话:“科学需要严谨,成功没有捷径”。所以不论寒冬腊月,还是酷暑高温,不论工作日,还是周末节假日,只要在家,我都坚持每天晚上8点在书房阅读文献、分析实验结果、思考实验方案、修改学生论文,一直到深夜。我也经常跟我的学生讲:“科研是需要花时间来做、来思考的,只要你有付出,就肯定有收获,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
       我还要特别感谢程天民院士,他也是我的提名人,我算是程院士的第二代弟子,从读书到工作一直在院士的关怀下成长,尤记得当年正值我撰写硕士论文期间,我的导师粟永萍研究员由于工作关系在国外,联系不是特别方便,是院士亲自修改我的论文,到现在我还珍藏着这份宝贵的原稿,院士的学术成就和个体魅力都是我钦佩和学习的榜样。同时,还要特别感谢我成长过程中给予我指导和帮助的所有老师和同事,能成为温暖和谐大家庭中的一员让我感到无比的幸运和自豪。
        最后,感谢组委会将这个奖颁给我,感谢树兰医学奖所有工作人员给予的帮助,这次获奖对我而言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未来工作的激励。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在放射损伤及放射复合伤发病机制与防治方面做出更多的成绩,切实将基础研究的成果应用到临床救治和辐射防护当中,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辜负大家的殷切期望。
       再次谢谢大家!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