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孙逊教授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8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孙逊(1974—), 药剂学专家。生于贵州省贵阳市。2005年获四川大学药剂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密西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为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教授,药剂学系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 药剂学顶级SCI期刊JCR编委,四川省药学会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核酸和疫苗递释系统的研究,力求用简单的载体设计,解决递送过程中复杂甚至相互矛盾的科学问题。首次将固体脂质纳米粒技术用于肿瘤干细胞的治疗;率先用混合胶束技术提升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用药剂学手段显著提高粘膜给药疫苗的免疫应答。发表SCI论文50余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 项和玛丽居里欧盟第七框架项目1项;两次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学术贡献]


          孙逊教授是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的药剂学专家,她长期致力于核酸和疫苗的高效递释系统的研究,利用所具备的交叉学术背景,坚持药剂学与生物医学的融合,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针对生物大分子药物现有的递送系统过于复杂和成药性低的现状,力求用简单的载体设计,解决递送过程中复杂甚至矛盾的科学问题。2014年荣获国家自然基金优秀青年基金,2017年入选国家药典委员并担任药剂学顶级期刊J. Controlled Release(IF 7.786)编委。她还担任四川省药学会副秘书长,四川省药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药学会生物药物专业副主任委员。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为构建结构简单、成药性好的核酸高效传递系统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逊教授力求用简单的载体设计,同时解决压缩核酸、增强稳定性、提高长循环、靶细胞摄取、内吞体逃逸等一系列科学问题。所构建的混合胶束给药系统,为静脉注射的核酸药物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简单、性质易于调控、转染效率高的技术平台。


        二、为解决铝佐剂细胞免疫弱、局部炎症反应的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


    孙逊教授课题组意外发现,将经典的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纳米粒后,具有极高的树突状细胞亲和性,几乎不被其他正常细胞或肿瘤细胞摄取,能显著提高疫苗的免疫应答和安全性。



[心路历程]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就要接种至少20种的疫苗。人类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流行性疾病的大爆发和蔓延,导致数以万计的人群死亡。而疫苗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这种状况。可以说,疫苗是人类公共健康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疫苗作为一种防范于未然的手段,改变了人类与疾病斗争时,总是处于被动的状况。
       绝大部分疫苗的接种,都需要打针,导致接种者顺应性低。作为一个9岁孩子的母亲,我深知每一次打预防针,都给幼儿的身心带来很大痛苦。此外,由于粘膜是很多病原体入侵的主要入口,这里存在丰富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能够引起广泛的粘膜保护;对这些病原体的预防,如果能诱导粘膜免疫应答的产生,将在“入口”降低病原体感染的几率。
       但是,无论是经鼻腔,口服或生殖道途径免疫,能够产生的免疫应答都比较弱。这主要是因为这些组织中存在的天然生理屏障,阻碍了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的摄取。例如鼻腔中存在的酶、鼻粘膜纤毛的运动都会加速疫苗的失活和清除。此外,鼻腔上皮也是疫苗体内传递的一道重要屏障。因此,为了提高鼻腔疫苗的体内传递效率,我们利用功能化的载体材料,对表达HIV-gag的重组腺病毒或信使RNA进行包裹,显著提高了疫苗载体在粘膜的停留时间,增强了疫苗载体穿透粘液的能力,最终明显提高了疫苗载体在体内的免疫应答水平。此外,在经阴道免疫的载体中,我们设计了同时克服粘液屏障和上皮细胞屏障的疫苗载体,也取得了较好的免疫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完善和优化这些给药体系,同时将研究内容拓展到口服免疫的疫苗载体中;其中针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蛋白疫苗递释系统,正在与第三军医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展合作,已取得了一些喜人的进展。
        另一类顺应性好的疫苗接种方式是采用经皮贴片的方法。尽管市面上有很多成功的经皮贴片,但是由于皮肤的天然屏障作用,尤其是角质层的保护作用,只有性质特殊的一小类药物能制成经皮贴片;对于分子量很大的疫苗来说,皮肤给药几乎没有可能。
       然而刺透表皮,但不伤及真皮和神经的微针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制备疫苗透皮制剂的可能性。这项方兴未艾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很多瓶颈问题。譬如微小的尺寸使得微针具有无痛微创的优点,但也使得微针的强度和刚度急剧下降,导致微针在刺入皮肤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或屈曲等, 严重限制了该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目前微针机械力学方面的研究,存在模型过于简单、表征方法较为粗糙等问题;寻找更为精准的力学检测手段,是完善微针的处方工艺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科学问题。我们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进行合作,在该方向上进行了深入的合作,采用国际领先的微调控装置,精确地评价单个微针的机械性能,包括微针的弹性、粘弹性和塑性性质。通过对聚合物微针机械性能的准确表征,可为微针处方的合理筛选及其释药行为的精确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有力推动微针剂型的临床应用。
       为了提高疫苗的效果,往往需要加入佐剂。随着生物材料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基于新型生物材料的疫苗递送载体不断涌现。然而各种新材料的长期毒性和安全性,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大量的实验进行验证。为此,我们把目光投向了久经使用的铝佐剂。
       铝佐剂用于人用疫苗已有80多年, 在2013年以前,它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唯一批准用于人体的疫苗佐剂,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验证。传统的铝佐剂主要有氢氧化铝、磷酸铝和明矾三种, 而氢氧化铝是使用得最为广泛的铝佐剂。目前以丹麦生产的Ahlydorgel®为公认标准,这种胶状的半固体与抗原混合后,能强烈吸附蛋白,不仅能减少抗原用量, 还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已广泛用于乙肝、百白破、流行性出血热等多种人用疫苗中。但传统铝盐佐剂在注射后,往往长时间滞留在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局部红肿硬块等毒副作用,并且只能诱导体液免疫的产生。
       为此,我们利用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有效稳定氢氧化铝内核,形成粒径适宜的纳米粒,构建了以氢氧化铝为内核的纳米疫苗载体。在试验中,我们意外地发现将氢氧化铝制成纳米粒后(粒径通常在50-120nm范围内),具有很高的树突状细胞(DC)亲和性,能在短时间内被DC细胞高效摄取,同时几乎不被其他正常细胞。
       更为可喜的是,经皮内注射后,该纳米粒显示出很好的淋巴结靶向能力,能有效迁移至近端和远端淋巴结。因为淋巴结是免疫反应发生的重要场所,没有到达淋巴结的抗原无法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与传统铝盐佐剂注射后长时间滞留在注射部位不同,氢氧化铝纳米粒则可以利用其粒径小的优势,借助组织间液由毛细淋巴管向淋巴结单向回流的动力,将抗原有效地传递到淋巴结内,并被其中含量丰富的DC细胞摄取,从而有效地激发机体免疫反应。当我们将肿瘤抗原装载到氢氧化铝纳米粒中后,这种靶向淋巴结内DC细胞、高效激活免疫应答的肿瘤疫苗载体,可显著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该工作被Advanced science杂志以封面论文发表。
       自我们的祖先发明人痘、英国乡村医生琴纳(Jenner)发明牛痘到今天,疫苗的发展进程经历了多次革命,每次都有许多研究成果被应用于抵御和治疗疾病。无可辩驳地说,疫苗对人类健康保障、生活质量改善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直到今天,仍然有一些已知的或新近出现的病原体,对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此外,疫苗近年来还广泛地应用于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超敏反应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我们目前对疫苗载体的研究思路,不仅是放在对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上,还对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性疫苗,进行着不懈地尝试和探索。
       科研工作中总是充满了起起伏伏,其中的快乐和苦闷,是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体会的。而在经历失败后,还能斗志昂扬地继续探索,却不是可以轻易做到的。我非常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张志荣教授,在我遇到困难时,总是不断给我鼓励,让我继续前行,我也在这种坚持和执着中找到了信心和力量。所以现在作为博士生导师的我,遇到学生的求学和求知,我总是希望给他们尽可能多的帮助和鼓励,希望给与他们实现梦想的机会。努力过,也就不会后悔;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它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鼓足勇气去拥抱它,我们都可以收获更好的自己。对于年轻人的成长,这个时代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提供了更好的条件,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实现梦想吧!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