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田梅教授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4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田梅(1972.7.9—),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家。生于太原市。2004年获得日本国立Gunma大学内科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曾任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助理教授。是我国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领域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她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项目,在国内率先实现了癫痫脑内生化代谢与受体功能影像;在国际上第一个提出并实现了干细胞与中药协同治疗脑梗的时空动态影像可视化,为移植干细胞治疗与示踪开辟了新思路;提出并实现了动物机器人分子影像研究方案,为分子影像开辟了脑机融合新方向。发表SCI论文90篇,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


[主要学术贡献]


       田梅教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年,紧扣国际科学前沿,针对分子影像与精准医学、脑科学交叉领域的共性关键问题,包括(1)如何实现脑内生化代谢与受体功能的定性、定量可视化评估;(2)如何进行脑内干细胞的无创、在体、长期、时空动态可视化示踪;(3)分子影像如何介导脑机融合医疗新技术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发表英文论文90篇,主编药物传输英文专著1部、副主编全国统编教材《医学影像学》、《核医学》。
       田教授是我国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领域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当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05年至今应邀担任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领域五大权威主流学会(包括:世界分子影像学会、美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会、欧洲核医学会、英国核医学会、日本核医学会)官方期刊的编辑委员、副主编、亚洲地区编辑,英国《柳叶刀》杂志编辑顾问。应邀担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细胞标记顾问专家(仅中、美、英、德、荷五人),为促进我国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做出了重要贡献。


[心路历程]


       从1998年进入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至今,我在核医学分子影像的临床、科研和教学一线已经工作了二十年。国际上也正巧是在1999年分子影像概念提出,快速发展到现在。有幸在过去的20年里,有12年在日本和美国最先进的医疗机构学习与工作,始终站在国际前沿高地。更幸运的是,最近几年赶上了国家重视人才和创新的好时代,本人在国家和省部级基金支持下,率领团队艰苦攻关,紧扣现代医学影像与精准医学、脑科学交叉发展的国际科学前沿,针对人体最重要、最精致、最脆弱的结构---脑,特别是在分子影像与脑科学交叉领域共性的关键问题,包括(1)如何进行脑内干细胞的无创、在体、长期、时空动态示踪与功能评价;(2)如何在体(in vivo)进行脑内生化代谢与受体功能的定性、定量、时空动态可视化评估;(3)如何利用分子影像介导脑机融合医疗新技术等,展开了前瞻、深入和系统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包括: 
       一、 构建了基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分子影像的评价方法,实现了脑内干细胞的时空动态在体示踪与功能评价,为细胞治疗的在体示踪与功能分析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技术。
创建了干细胞快速诱导表达内源性多巴胺 D2受体(DRD2)的新型PET分子影像细胞示踪方法技术,实现了基于PET多巴胺受体显像技术的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活体、实时、动态、可视化追踪与创建了治疗评估新方法,解决了传统影像不能活体示踪移植后细胞,传统显像剂不能透过血脑屏障等多年来的国际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现了干细胞联合中药协同治疗缺血性中枢神经损伤,探索了CNS损伤后的细胞治疗、神经保护新机制,对干细胞的转化研究与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功能评价方法。系列成果发表在国际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顶级期刊并得到同行高度关注,作为研究前沿和亮点,杂志专门配发长篇专题评述,正面报道和评价该系列研究。应邀担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干细胞标记顾问专家(仅中、美、英、德、荷五人),撰写国际临床指南与规范,在展现国家形象,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国际影响力走在了前面。
       二、 创建了基于数字影像的受体-代谢PET分子影像定性与定量方法,将非手术癫痫患儿致痫灶检出率提高40%,建立了评估癫痫药物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生物影像标志物,为儿童癫痫等脑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方法。
       通过建立基于功能代谢与受体的PET多模式分子影像的临床评估方法,为非手术治疗癫痫患儿预后信息和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了客观可靠的影像技术手段,将致痫灶检出率从临床常规方法(脑电+核磁+临床经验)的15%-39%提高到79%。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癫痫最常见的共患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现并建立了以PET 神经受体分子影像为生物影像标志物,为提高癫痫患儿认知功能障碍的精准诊治,提供了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同时也为脑认知功能相关的其他脑疾病的无创、在体、时空动态功能改变可视化、精准评估提供了客观科学的新方法。系列成果发表在国际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顶级期刊并得到同行高度关注,作为研究前沿和亮点,杂志专门配发长篇专题评述,正面报道和评价该系列研究。
       三、 开拓了PET分子影像在脑机融合(Brain-Machine Interface)领域的新应用, 为进一步利用脑机融合新技术实现脑与肢体功能重塑,以及为脑机融合与康复领域转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脑机融合技术正在成为国际研究焦点。但是,如何采用脑机融合技术使神经疾病患者恢复了感觉和运动功能、如何远程控制生物机器人的转向行为等,是目前各国在脑机融合领域研究的难点。首次将PET分子影像引入计算机控制的大鼠机器人,深入研究了电刺激丘脑腹后内侧核(VPM)引起转向行为的关联脑区,发现了电刺激VPM引起大鼠可以直接控制转向行为的功能性调节机制,为深入研究动物机器人自动导航方法和智能增强中的互适应学习模型,开辟了新的方法和策略。该研究的重要性在于,通过PET分子影像在体评估方法,指导实现并揭示了生物智能系统与机器智能系统的融合(脑机融合)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对神经康复和生物机器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分子影像与脑科学交叉领域的共性关键问题,我带领团队建立了无创、在体、实时、时空动态可视化的新型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和方法,实现了从分子水平无创示踪细胞与脑功能变化,在技术上不断突破与创新,构建和拓展了核医学分子影像在脑功能与脑疾病研究方面的新方法和新思路,脑功能与脑疾病的在体研究有重要示范推动作用,促进了我国核医学分子影像技术的跨越和进步,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对精准医学和脑科学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基于以上工作,我也荣幸地成为核医学分子影像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得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应邀担任国际核医学与分子影像领域五大权威主流学会官方期刊(official journal)的编辑委员和副主编,以及英国《柳叶刀》杂志编辑顾问。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做特邀学术报告,以及世界分子影像学会、美国核医学会等权威学术会议做特邀主旨报告或担任分会主席。应邀担任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干细胞标记顾问专家,撰写国际临床指南与规范,极大拓展了我国核医学分子影像的国际影响。
为了主动适应国家今后的医疗发展形势,为分子影像诊疗培养充分的人才队伍,我在浙江大学医学部承担着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留学生、硕士班、博士班的教学任务,让同学们掌握先进的分子影像诊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现在我带领的浙江大学核医学分子影像学科,正在成为青年才俊报考和就业的一个热门方向。我可以设想一百年之后,分子影像将成为医疗事业中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因为通过无创分子影像,可以及早地预测、预防,早诊早治,特别是在精准医疗和脑科学中,分子影像将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这个领域,为人类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双一流”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科技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也为分子影像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使命光荣,时不我待,今后要瞄准世界前沿水平,勇于开拓进取,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先机,为国家建设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