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吴蓓丽教授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27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吴蓓丽(1979.01.28 — ),生于河南省南召市。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专业,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结构药理学研究。她建立了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技术平台,并在短期内成功解析了多种GPCR的晶体结构,实现了我国GPCR结构测定零的突破,为相关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发表SCI论文20余篇,影响因子总和360。现任上海市生物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生物物理分会理事等。



[主要学术贡献]


       吴蓓丽主要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并开展基于结构的药物研发。近年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和Cell上发表6篇研究论文,其中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3篇。GPCR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作用,与人体疾病密切相关,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家族,其结构解析是极具挑战性的科学难题。吴蓓丽解析了多种人源GPCR的三维结构,实现了我国GPCR结构测定零的突破。相关研究成果为GPCR的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的分子结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获得了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等人才项目的资助。2014年获“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奖杰出成就奖”,被评为“中科院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2015年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 为抗艾滋病毒新药研发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析了艾滋病毒共受体CXCR4和CCR5分别与配体分子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揭示了不同药物分子的抗病毒机理,并已获得药效优于上市药物的候选药物。
       二、 为抗血栓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结构基础
解析了重要的抗血栓药物靶标P2Y1R和P2Y12R分别与多种配体分子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揭示了这两种受体蛋白与不同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抗血栓药物的优化改造和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心路历程]


       我2002年大学毕业后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师从著名结构生物学专家饶子和院士,饶老师不仅将我带入结构生物学之门,更使我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对科学有了新的领悟和追求。毕业后我随即赴美国Scripps研究所Raymond Stevens教授研究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开始接触膜蛋白相关的实验技术,以及膜蛋白的三维结构解析。2011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继续我的科研梦想。主要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通过解析GPCR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并开展基于GPCR结构的药物设计与研发。
       正如我的导师们给予我的建议,上海药物所的确是“研究GPCR的天堂”。在这里,我们很快建成了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技术平台,并于短期内成功解析了多种GPCR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实现了我国GPCR结构解析零的突破。近年来,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Nature和Cell上发表6篇研究论文,其中第一作者1篇、通讯作者3篇。
       GPCR超家族由800多个成员组成,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在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GPCR与人体疾病密切联系,是最大的药物靶标蛋白家族,目前40%以上的上市药物以GPCR为作用靶点。GPCR结构是揭示其跨膜信号传导机制的基础,更是针对人体重大疾病开展药物研发的迫切需求。然而,GPCR结构的解析一直是极具挑战性的蛋白质科学难题,目前国际上仅有少数几个研究组具有解析GPCR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能力。挑战与机遇并存,在多年的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外学术界影响较大的科研成果:
       1. 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人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毒,HIV)的危害众所周知,人体感染该病毒可能导致艾滋病的发生。自1981年美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迅速发展成全球规模的流行病,已导致全球约三千万人死亡。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第一步是病毒与细胞的膜融合,这一过程由病毒表面糖蛋白gp120与细胞表面的受体CD4以及共受体CCR5或CXCR4共同作用完成。为了阐明艾滋病毒侵入细胞的分子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共受体CCR5和CXCR4的结构与功能关系一直未能被明确阐明。
       我们希望通过解析两种艾滋病毒共受体的三维结构,为深入理解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结构基础。在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我成功解析了CXCR4分别与两种配体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CXCR4结构是第一个被解析的以蛋白质分子为天然配体的GPCR结构,对于全面了解不同类型GPCR对细胞外信号的识别、传导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基于CXCR4的晶体结构搭建了艾滋病毒表面糖蛋白gp120与CXCR4以及细胞受体CD4结合的复合物模型,为研究艾滋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和线索,并有助于靶向CXCR4的抗艾滋病毒感染药物的研发。
       上述研究成果于2010年11月在Science上发表(Science, 2010, 330: 1066),随即被英国广播公司 (BBC) 等多家媒体报道,以“Molecule structure offers clue to HIV and cancer treatments”为题突显了CXCR4结构对艾滋病和癌症治疗的重要意义。到目前为止,该论文已被引用781次,对国际相关研究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例如,Michael M. Mysinger等在PNAS(2012, 109: 5517)发表了基于CXCR4结构配体发现的研究论文,指出“CXCR4结构为研发治疗癌症、病毒感染和炎症等疾病的新型药物提供了基础”。
       2. 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在CXCR4结构解析的基础上,我们继续深入,对另外一种艾滋病毒共受体CCR5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目前仅有少量CCR5抑制剂被成功研制,因此与其它结构已知的GPCR相比,CCR5的结构解析更具挑战性。通过与药物所不同领域专家的合作,我们在2013年成功解析了CCR5与抗艾滋病毒药物马拉维若(Maraviroc)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不同类型艾滋病毒使用不同共受体入侵人体细胞,CXCR4和CCR5结构中的配体结合区域在大小、形状和电荷分布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些结构差异为两种共受体识别不同类型艾滋病毒提供了结构基础。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艾滋病毒与共受体的作用模式,并为研发抵抗不同类型艾滋病毒感染的新型药物提供了直接依据。此外,CCR5结构揭示了Maraviroc的抗病毒机理——能够将受体分子的构象稳定在非活性状态,使CCR5无法识别艾滋病毒,从而达到抑制艾滋病毒感染的目的。这种异构调节机制的阐明为靶向GPCR的新型异构配体药物的研发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上述研究成果于2013年9月在Science上发表(Science, 2013, 341: 1387)。鉴于该项成果的重要性,发表当日,美国Science杂志社-美国科学促进会专门在上海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此项研究成果,这是Science杂志社第二次在中国召开有关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的新闻发布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SciBX等数十家国内外媒体随即进行了报道。Science也同期刊载评述,认为“CCR5结构将有助于新型抗艾滋病毒感染药物的研发”。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在“前沿科研-精选”(Leading Edge – Select)专栏中对该成果进行了推介,称该项成果是“有助于理解艾滋病毒与人体细胞相互作用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
       CCR5结构的成功解析不是终点,而是我们药物研发工作的起点。我与上海药物所的药物研发团队合作,开展基于该结构的药物设计和筛选,目前已进入全面的临床前研究阶段。已获得数种药效优于Maraviroc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并申请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有望开发成一类新型抗艾滋病毒药物。
       3. 嘌呤能受体P2Y12R和P2Y1R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嘌呤能受体P2Y12R和P2Y1R的激活可使血小板发生聚集,在血栓性疾病发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是极其重要的抗血栓药物靶标。我们与赵强研究组合作解析了P2Y12R分别与拮抗剂和激动剂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这是首次同时测定一种GPCR在多种状态下的三维结构。通过比较发现,不同类型配体分子的结合诱使受体的胞外区域结构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现象揭示了P2Y12R胞外区构象变化对于其功能调节的重要性。P2Y12R结构的解析对各种血栓性疾病药物的改进和研发具有重要意义。P2Y12R结构相关的两篇研究论文于2014年5月同刊发表于Nature(Nature, 2014, 509: 115和Nature, 2014, 509: 119)。审稿人评价:这一研究成果“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与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两篇文章形成令人信服的组合,将对P2Y12R乃至整个GPCR的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德国Neuroallianz 联盟将上述两篇论文评为2014年最佳论文。
        与此同时,我们也专注于P2Y1R的结构研究,于2015年成功解析了P2Y1R分别与核苷酸类拮抗剂MRS2500和非核苷酸类拮抗剂BPTU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首次发现了与GPCR受体常规配体结合口袋以外区域作用的配体分子,颠覆了人们对于GPCR配体结合模式的传统认知,为未来开展GPCR的功能研究和药物研发指明了新方向。上述研究成果于2015年3月以Article形式发表于Nature(Nature, 2015, 520: 317)。审稿人评价:“该研究结果既使人吃惊又令人兴奋,将为GPCR药物研发带来新的契机”,“可帮助药物研发公司研制出药效更强的新型P2Y1R抑制剂,为治疗血栓性疾病提供更加可靠、有效的治疗手段。”
       上述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类型GPCR进行细胞信号传导的机理,揭示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更为新型药物研发提供结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意义。
       今后,我将继续致力于与人体重大疾病相关重要GPCR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并力争将研究成果与新型药物的设计与研发结合,以获得药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创新型药物,更好地服务人民,为提升我国医药研究水平,促进国民健康做出贡献。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吴蓓丽教授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