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赵维莅教授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5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赵维莅(1973.8.4- ),血液学专家,上海市生人。1998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05年获得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副所长,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淋巴细胞恶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



[主要学术贡献]


       赵维莅教授紧扣“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分子机制和靶向治疗”的研究主题,致力于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和转化型研究,取得重要成果:1)聚焦具有鲜明亚洲地域特点的侵袭性淋巴瘤,研究淋巴细胞恶性转化分子机制。系统地揭示NK/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组学图谱,发现调控RNA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基因-RNA解旋酶DDX3X基因存在高频突变,与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患者临床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在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发现miRNA187高表达患者易发生化疗耐药,生存明显缩短。上述研究为淋巴瘤诊治提供了新的预后分子标志和潜在药物靶点。2)紧扣恶性淋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基于关键细胞信号通路,兼顾肿瘤本身及其肿瘤微环境,探寻淋巴瘤靶向治疗的新途径和新思路。在国际上首先报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能够通过内肌醇三磷酸介导的AMPK通路激活机制,抑制下游mTOR通路,诱导淋巴瘤细胞自噬。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十项。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两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Autophagy、Leukemia、Blood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四十篇,总影响因子307,影响因子大于10的13篇,他引1036次。



[心路历程]


       漫漫求学路  与时间赛跑


       我出生于医学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觉得做一名医生是一份被大多数人需要、很有成就感的职业,能像天使一样给人以温暖和希望……长大后自然而然也就加入从医的行列,尽管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学医的艰辛,但凭着对医学事业的一片赤诚,毅然选择了这条从医之路……
        1991年我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血液科实习时,我发现血液疾病作为一种系统性疾病,其中的一些病种死亡率极高,有许多问题等待医生的探索与解决。面对那些被疾病苦苦折磨的患者,总希望能为这些遭受命运磨难的人们尽一份力。于是我毅然决然选定了自己的方向,毕业后留在了瑞金医院血液科工作。2001年我凭借优秀的工作表现,经陈竺院士和陈赛娟院士推荐,赴法国巴黎圣路易斯医院及巴黎第七大学血液学研究所进修。作为七年制英文班的学生,我出国前仅有很浅的法语基础。回忆过往,异国他乡,孤身一人,刚到法国时只会很简单的对话。一开始不敢说,后来在朋友们鼓励下,我在专业和语言方面都取得了飞快的进步。两年后,已经能用法语流畅地进行了博士论文答辩,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血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来,我又有幸回归血液病临床第一线,老一辈的血液学专家精湛的医术、广博慈爱瑞金医学人文的言传身教让我获益匪浅。2007年,我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破格晋升的最年轻的女性博士生导师;2008年,我被法国巴黎第七大学任命为博士生导师,成为为数不多的中国女专家之一。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我将目光聚集在全球十大高发肿瘤之一的淋巴瘤上,这一疾病不仅发病率急剧升高,而且疾病的恶性程度不亚于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率很高!更重要的是,淋巴瘤尚未有突破性的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和方法,因此,我的研究团队毅然选择了这一难题作为主攻方向,聚焦该疾病发病机制和靶向治疗的探索,将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在淋巴瘤的疾病进展分子标志物和靶向治疗研究努力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选择具有鲜明亚洲特点、病程极度凶险的淋巴瘤类型——NK/T淋巴瘤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系统地揭示NK/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组学图谱,发现RNA调控的重要基因-RNA解旋酶DDX3X基因存在高频突变,与肿瘤细胞异常增殖和患者临床预后不良显著相关,相关结果发表于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GENETICS》(影响因子29.352)。外周T细胞淋巴瘤中,我们发现miRNA187高表达患者易发生化疗耐药,生存明显缩短,在国际上率先报道miRNA/Ras通路在淋巴瘤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上述研究为淋巴瘤诊治提供了新的预后分子标志和药物靶点。同时,我们紧扣恶性淋巴细胞生物学行为,以生物学行为这一独特角度,密切结合分化受阻和凋亡受抑等恶性淋巴细胞的生理学特点,在国际上首先报道凋亡相关基因 BCL-XL 和分化相关基因 PRDM1异构体与患者临床预后和药物敏感性的关系,为临床设计恶性瘤靶向治疗新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率先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通过内肌醇三磷酸介导的AMPK通路激活诱导淋巴瘤细胞自噬,丙戊酸联合化疗药物是很有前景的淋巴瘤治疗新方法。以此为基础,我牵头了多项全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通过规范化、前沿性的治疗方法,切实提高了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受到国内外血液学界的关注。相关成果连续在国际上最有影响力的血液领域盛会--美国血液学年会上作专题发言,并受血液学顶尖杂志《LEUKEMIA》主编邀请撰写专家综述。
       通过多年工作积累,我以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建立完善了一支淋巴瘤临床诊治和科研攻关密切结合的临床科研综合团队,开辟了学科的新成长点,成为该疾病临床治疗和转化研究的带头人。


       全心工作  为生命护航
      

       临床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进行科研呢?但我知道,如果不从临床工作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积极求解,临床工作很难提升。因此,我每天上午都在病房(或门诊)与患者在一起;下午来到实验室与科研团队人员和研究生们在一起对临床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晚上则思考白天未能解决的问题,查文献、写文章。把每一天都完整“切”成三段。上午与患者沟通,下午与科研团队人员和研究生们沟通,晚上就与自己沟通。
       无论工作多辛苦,我总尽力以自己最大的热情和耐心对待患者和家属,向他们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为患者的治疗竭尽全力。常常不惜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只要患者需要,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不懈地孜孜以求,默默耕耘的人,成功会更眷顾他们。目前我身兼主任医师、中法两所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国实验血液学分会副秘书长,Pathobiology、Biomarker Research、《中华血液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等多本国内外杂志编委。我还以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十项。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ure Genetics、Autophagy、Leukemia、Blood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发表SCI论文四十篇,他引1036次,总影响因子307,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9.352。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选拔为新世纪优秀人才;2009年成为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同年获上海市卫生系统最高荣誉银蛇奖,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奖;2010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2011年我的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2012年入选“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获“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和“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14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上海青年科技英才”等荣誉称号。


       平衡生活  从家庭到事业


       我的法国导师有4个女儿,照样能做一名出色的女医生。我经常向我的导师学习,在家庭与事业中寻找到平衡点。即使再忙,每晚都要尽量挤出一小时陪伴女儿,直到孩子睡着,再回到书桌前继续之前的思考。我的先生、公公婆婆、爸爸妈妈也都理解我作为医生,尤其是女医生的不易。我认为自身性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平和。自己鲜少有发火的时候,有时遇到患者无理取闹,我总是试着换位思考:生病了,心情不好,可以谅解,患者在病魔产生、面临死亡威胁时,难免恐惧、难免心理失衡、也是弱势群体,我们不但要用医学知识和技术,更要用爱心去诊治病人。有时学生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我总是想:训人可以解决问题吗?不可以。与其花时间“愤怒”、训斥学生,不如赶紧指出对方的错误,并指导学生重新来过以及时纠正错误,因为这关乎到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关乎到患者的家庭幸福……
       我是努力的探索者,也是一位幸运的收获者。在未来的岁月中,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探索前进,继续坚持临床科研相互不断转化,把更新的研究成果服务临床、服务广大患者;我将继续言传身教,为更多的更年轻的医学从业人员,起到引领、垂范作用,为人民、乃至人类的健康事业继续前行!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赵维莅教授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