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胡志斌教授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23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胡志斌(1978.04.07 — ),江苏苏州人。2007年获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留校任教。2008年破格聘任副教授,2010年破格、破例聘任教授。现任江苏省医药动物实验基地主任,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为国家杰青(2012)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获得者,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5)。主持包括科技部首批青年973项目,国自然重点项目及重大项目课题,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在科研方面,主要围绕“肿瘤发生发展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这一科学问题,在恶性肿瘤易感基因的发现、精确诊断生物标志物、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机制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在学术任职方面,目前兼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首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学术贡献]


       胡志斌教授主要围绕“肿瘤发生发展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这一科学问题,在恶性肿瘤易感基因的发现、精确诊断生物标志物、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机制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对实施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和个体化预防、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学术成就如下:(1)率先系统筛检了miRNA相关的遗传变异,并就其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开展了系列研究,阐述了miRNA 相关遗传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联及作用机制。(2)开展了循环miRNA预测肺癌疗效和生存的研究,并进一步筛选验证了循环miRNA在乳腺癌、胃癌等其他肿瘤早期诊断和预测中的价值;(3)作为负责人之一组织实施了中国汉族人群多中心肺癌、胃癌、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等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多个与复杂疾病发生或预后相关的易感基因。于2012年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计划,同年获得国家杰青,2013年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被教育部聘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在Nat Genet、J Clin Invest、J Clin Oncol等一线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40余篇,SCI他引5500余次,H指数42,入选2014年Elsevier“化学、遗传与分子生物学”高被引中国学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



[心路历程]


       获得第二届树兰医学青年奖,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动力,在激动之余,回顾过往,一路走来需要感激的人太多。我于2002年进入南京医科大学流行病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沈洪兵教授学习分子流行病学。当时沈洪兵教授刚从国外回来,作为他的第一个研究生,在实验室建设起步之初也曾遇到种种艰辛,在沈老师的带领下,在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的努力下,我们的实验室逐渐在领域内有了一席之地。
       我所在的团队主要围绕“肿瘤发生发展的异质性和个体差异”这一科学问题,在恶性肿瘤易感基因的发现、精确诊断生物标志物、肿瘤异质性的生物学机制等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对实施肿瘤高危人群筛查和个体化预防、个体化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1)系统地筛检了miRNA相关的遗传变异,并就这些遗传变异与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开展了系列研究,阐述了miRNA 相关遗传变异与恶性肿瘤的关联及作用机制。发现miR-196a2序列遗传变异rs11614913的变异等位基因可以显著增加肺癌和乳腺癌发病风险,并导致肺癌患者死亡风险显著提高和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减少。研究结果相继发表在J Clin Invest(2008)和Human Mut(2009)等,获得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如在Nat Rev Cancer中指出J Clin Invest一文是首个展示miRNA相关遗传变异与肿瘤死亡风险关系的研究,相关论文入选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和该领域“研究前沿(Research Front)”论文。
      (2)开展了循环miRNA预测肺癌疗效和生存的研究,并进一步筛选验证了循环miRNA在乳腺癌、肝癌等其他肿瘤早期诊断和预测中的价值,如发现4个血浆miRNAs组成的表达谱能够预测肺癌死亡风险(J Clin Oncol 2010),8个循环miRNAs可以用来区分HBV阳性的肝癌患者和HBV感染者,通过前瞻性队列证实4个循环miRNAs具有肝癌早期诊断价值(Int J Cancer 2015)。其中,J Clin Oncol一文已被Nat Rev Cancer等杂志SCI他引300多次,入选ESI全球前1%高被引论文,为2010年J Clin Oncol高被引论文之一。
     (3)作为负责人之一组织实施了中国汉族人群多中心肺癌、胃癌、肝癌、慢性乙型肝炎等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系统阐述了相关疾病的遗传学基础,发现了多个与复杂疾病发生或预后相关的易感基因。其中染色体13q12.12 和22q12.2为国际上首次发现的肺癌风险区域(Nat Genet 2011);发现了两个慢性乙型肝炎易感区域(6p21.33和22q11.21),为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清除机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Genet(2013)。与此同时,开展了中国人群男性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at Genet 2011;Nat Comm 2014)和先天性心脏病(Nat Genet 2013;Nature Comm 2015)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关注到肿瘤和精子发生的相似性:无限增殖、非整倍体产生和细胞迁移,提出整合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系统研究一类特殊蛋白:癌-睾丸蛋白,获科技部首批“973”青年科学家专项,致力于生殖和肿瘤交叉领域研究。依托该项目,制定了系统的筛选CT蛋白的新策略,构建了在线CT基因公共数据库(http://reprod.njmu.edu.cn/ctatlas/),为后续的CT蛋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库基础;借助转录调控相关数据库以及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CT基因表达水平在睾丸和肿瘤组织中均受到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以及周围非编码RNA的调控,提出了CT-lincRNA的概念;初步探讨了CT基因作为一类新的表观驱动基因,可以作为经典突变驱动理论的补充,在癌症分子分型方面具有重要前景(Nat Comm 2016)。
       我于2012年获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入选中组部首批青年拔尖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4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成为获得这几项殊荣的最年轻科学家之一。目前已累计发表SCI论文200余篇,SCI他引5500多次,为2014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12-2015年我担任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学副院长期间,从事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工作,作为主要成员获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江苏省品牌专业资助,全方位开展公共卫生教育教学改革。在学术团体任职方面,我担任中华预防医学会流行病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因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中国生理学会生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组织和参与相关专业领域和社会团体的各项活动,瞄准学科前沿,追求卓越;关心时事,建言献策,服务社会。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胡志斌教授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