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树兰医学青年奖获奖者:娄智勇博士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05日

 

 

[教育和科研经历]

 

       娄智勇博士,1980年1月生于天津市。200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班,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医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担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中国生物物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生物物理学报编委等学术职务。娄智勇博士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的研究工作,以高致病性RNA病毒为研究对象,系统性的研究RNA病毒感染与复制的分子机制,发现抗病毒药物的新靶点、新机制和新手段。研究成果在Nature、PNAS、PLoS Pathogens和J. Virology等病毒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并受邀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多篇特邀综述。

 

 

[主要学术贡献]

 

       娄智勇博士主要致力于重要RNA病毒感染和复制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发现抗病毒的新机制和新手段,取得具有创新性和一定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在Nature、PNAS、PLoS Pathogens和J. Virology等病毒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并受邀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和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上发表特邀综述,论文总引用次数为1846次。在抗病毒药物研究方面,获得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同时还获得过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等奖励。主持包括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主要学术贡献包括:
       1.阐明了布尼维尔病毒核蛋白复合体形成的分子机制;
       2.首次发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蛋白具有独特的内切核酸酶活性,极大扩展了病毒学中对于病毒核蛋白功能的认识;
       3.首次发现人手足口病病毒EV71可以挟持人体Cyclophilin A蛋白,完成病毒病毒的脱衣壳过程,这也是第一次发现EV71病毒能够直接利用和干扰人体的天然免疫分子;
       4.解析流感病毒聚合酶蛋白PA N端结构域的结构,阐明了PA参与流感病毒抓帽过程的重要功能;
       5.发现EV71转录复制复合体形成的全新模式,阐明EV71与其他小RNA病毒转录复制复合体分子机制的异同。

 

 

[心路历程]

 

        非常荣幸能够获得“树兰医学青年奖”,在此我要向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表示诚挚的谢意,感谢两位先生对医学领域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支持与鼓励。
我是1998年进入由杨振宁先生提议建立的清华大学第一届基础科学班,也就是现在的数理基科班,进行本科学习的,专业是理论物理和数学方向。基础科学班是清华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的一次重要创新,在进行数学和理论物理方面的通才培养的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不同专业进行学习和开展研究。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到清华大学生物系的饶子和院士实验室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本科毕业后,继续师从饶子和院士攻读博士学位,并随后留校开展研究和教学工作。
       谈起科研工作的经历,我想有两个重要的阶段对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第一个阶段,是本科学习期间的专业方向培养和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要从一个数学和理论物理的方向,转换到生物学的方向,在技术方法,特别是学科思路上,对我而言是个非常巨大的挑战。第二个阶段是4年前,我从纯粹的生物物理研究方向,开始向医学、生物学方向过渡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步学会了如何真正的“从医学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仅仅从生物学的角度想问题。
       在这两个对我的科研工作极为关键的过程中,我的导师饶子和院士给与我巨大的指导和帮助。在我本科的时候,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物理和数学方面的课程,刚刚到饶老师实验室接触生物学的时候,最难的不是技术方法,事实上这些技术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就可以学会,而是如何用生物学的思路来开展工作。在数学和物理课程的学习中,我受到的教育是预先想好各种可能性,设计好实验,然后开展工作,但是在从事了生物学实验之后我发现,这种思路对于生物学研究是不可行的,生物体系太复杂,在开展工作之前,很难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在考虑了尽量多的因素后,往往会觉得这个工作根本无法开展。饶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与我进行了深刻的交流,并给与了悉心的指导。经过饶老师三个多月的指导后,我发现自己终于可以慢慢的接受生物学的思维方法。如果没有饶老师在这个阶段的指导,我想可能我本科毕业后会放弃在生物学方面的发展,继续从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二个阶段更为重要。我在博士期间从事的主要是比较纯粹的生物物理、结构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且在留校开展工作后继续从事了一段时间这个方面的工作。在4、5年前,也就是我升任副教授后,饶老师找我进行了一次非常深入的谈话,告诉我以当时电镜技术和各种同步辐射技术发展的速度,生物物理学和结构生物学会更加的技术化,越来越多非专业的人可以自己完成结构研究工作,如果不能尽快的把研究方向归总到一个生物学方向,今后的发展会相当困难。这次谈话对我触动很大,在随后的几年时间内,我逐步将自己的研究方向确定到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和复制机制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抗病毒药物研究上。同时,饶老师给我提供了充足的空间,使我能够在继续从事病毒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的同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病毒学、抗病毒药物的研究体系,基本完成了一个从结构生物学,向病毒学转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在这个研究方向下,我在Nature、PNAS、PLoS Pathogens和J. Virology等病毒学领域的重要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并受邀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和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上发表特邀综述。在抗病毒药物研究方面,获得或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和北京高校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同时还获得过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SCOPUS寻找青年科学之星等奖励。主持包括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在2013年基金委优青评审的答辩中,有一位评委老师问我,“你完全没有出国深造的经历,你觉得这对你有什么影响?或者说你为什么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做到和别人相同、甚至更好的工作”。我的回答是,在我毕业后,国内的研究水平、科研平台,从技术方法上已经和国外没有太大的区别,特别是很多饶老师这样的科学家,给年轻一代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更是和我们分享了他们长期科研工作积累的经验,因此如果做不出好的工作,只能是自己不够努力。
       在这里我想引用一句话作为结尾,这句话同时也是提供给“树兰医学奖”组委会的我的座右铭,那就是“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其实这句话就挂在饶老师的办公室里,我也是从他那里“借用”的。作为我科研工作的领路人,饶老师的学术思想、治学态度,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我科研道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希望自己也能够学习到这些,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把这些再传递给学生,让老一辈科学家的严谨学风和崇高品格能够薪火相传下去。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娄智勇博士风采]

 

 

 

 

[提名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