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审专家登录|被提名人登录

首页  >  新闻中心  >   树兰文化

推动中国医学学科的

发展和人才培育

联系我们contact

0571-87231858

欢迎致电树兰基金

树兰文化

第八届树兰医学奖获奖者:詹启敏院士

2022-08-29





[教育和科研经历]

        詹启敏(1959.01.22— ),分子肿瘤学专家。生于江西乐平市。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专业。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曾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作为我国医学科技和生物技术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现任国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并以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首席专家的身份承担相关研究项目。发表SCI论文24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等奖、中国侨界杰出人物提名奖,当选凤凰网“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时代人物”、健康中国(2019年度)十大人物。



[主要学术贡献]


        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系统揭示了细胞周期监测点关键蛋白的作用和机制,阐明多个重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细胞癌变和肿瘤诊断与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在基因组水平全面系统的揭示了食管癌的遗传突变背景,为了解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寻找食管鳞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确定研发临床治疗的药物靶点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如下∶
一.在分子肿瘤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引领学科国际前沿
        他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研究,在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组稳定性和细胞癌变机制研究中取得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从较深的层面揭示了抑癌基因在调控细胞周期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的功能,丰富了人们对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检测点、基因组稳定性和靶基因调控中生物学作用的认识。
二、在国家层面履行战略科学家的使命和担当
        作为国家医学界领军人物,推动精准医学战略实施和发展。担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生物药责任专家组组长,国家卫生计生委行业科技专项委员会主任,国家健康保障科技工程专家组组长,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指导委员会主任。



[心路历程]


        我是詹启敏,来自北京大学,是一名医学科技工作者。身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健康中国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时代,每个中国人心中都会充满欣喜和感慨,倍感自豪和自信。这是一种走过艰难和经历风雨的感慨,是一种经历风雨之后又见彩虹的欣慰,是经过拼搏取得胜利获得成功的自信,也是属于中华民族这个伟大、勇敢、自强不息民族的自豪。
        我是 1978 年高考改革之后第一届上大学的青年人,上大学前我去过农村,当过农民,做过赤脚老师(也就是今天的民办教师),进工厂当过工人。后来上大学,读研究生,出国留学,回国工作。可以说,我见证了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所有历程,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个历史进程成长的一代人的缩影。
        我曾经有 17 年的时间在美国留学,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立癌症研究所接受博士后训练。之后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助理、在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院担任助理教授和终身教职的副教授。在美国学习工作期间,从太平洋彼岸回望祖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中国政府的英明。2002 年,我决定放弃美国的先进工作环境和优越生活条件回到祖国的怀抱,参加自己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回国后,党和国家给我很大的工作支持和诸多荣誉,我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重点项目、担任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和国家 973 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8 年国庆期间,我作为科学家代表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我和我的祖国》专题节目。节目当中,主持人问我:“你当时在美国有很好的工作和待遇,为什么要回国?”我的回答特别简单和清晰,“科学可以没有国界,但是每个科学家都有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我愿意将我自己的才能报效自己的祖国”。作为炎黄子孙和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份责任和当担,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978 年,也是我上大学的第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在这片有着四大发明的古老土地上,焕发出了科技创新的活力。在科技创新中,国家非常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为人先,敢于攀登科技高峰,创造出很多让世界惊讶的中国奇迹和中国速度,取得了让人感到振奋的科技成果。我们也深深的感到,国家的安全稳定、祖国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丰衣足食都需要科技的强大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健康事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极大的保障了我们国家人民的健康,我们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支撑了全国 14 亿老百姓的健康基本需求。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从解放初期的不到 36 岁发展到今天的 77 岁。在医学科技前沿领域,包括人类基因组、干细胞、白血病、神经医学、药物创新方面,我国的医药科技工作者发挥了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批优异的成果,让老百姓享受着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当前,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最佳历史时期,健康中国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然而,我们也面临很大的挑战。一是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二是我们面临很多重大慢性病挑战,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慢性代谢病、出生缺陷等,同时,还不断面临新发突发的传染病的威胁。另外,我们国家的临床用药、临床诊疗装备和临床指南规范对国外依存度很大,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我作为国家在生物技术和医学科技领域的专家组组长,深知解决这些瓶颈性问题的唯一路径就是实施科技创新。中央明确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科技创新是提高我们医学服务能力的重要支撑。历史的经验和长期的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重大传染病的控制,慢性非传染病的临床诊疗的突破,都有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科技创新在提高人类疾病防治水平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反应能力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回国后,我先后担任国家 863 高技术计划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科技部生物技术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生物药组责任专家组组长、国家卫健委科技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先后负责和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生物技术战略规划制定,在我国医学科技和生物技术领域做好战略规划、确定重点任务、科学配置资源和推进项目实施等方面做出了较大贡献。
        我主要研究方向是细胞周期调控和细胞癌变机制。参加或主持的科学研究系统阐明了肿瘤抑癌基因 p53 在细胞周期监测点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首次证明 p53 在细胞周期监测点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调节其下游因子(包括Gadd45,p21 和 Bax 等重要基因)而实现;首次发现 Gad45 基因在调控细胞周期G2-M 监测点和细胞中心体稳定性中的重要功能。这些科学发现已经成为肿瘤研究领域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成果;系统性的发现肿瘤抑癌基因 BRCA1 以及它的相互作用蛋白 NLP 在细胞中心体稳定性和细胞分裂中发挥重要作用,NLP 的异常导致细胞癌变。通过细胞、动物和临床研究,发现NLP 的异常表达与临床肿瘤的恶性表型相关,可以作为临床肿瘤预后和治疗敏感性的分子标志物。
        我 2002 年回国之后,结合自己长期在肿瘤癌变分子机制和信号调控研究领域的工作基础,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肿瘤 -- 食管鳞癌。食管鳞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在肿瘤导致死亡中排名第四,并且世界范围内食管癌相关的死亡有超过 50% 发生在我国。目前,医学界对食管鳞癌发生和发展的机制尚不明了,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的分子靶点和有效的治疗药物,肿瘤病人的 5 年生存期在 20% 左右。由于西方世界食管鳞癌的发病和死亡都不严重,他们不可能投入较多资源进行研究和科技攻关。所以,攻克食管鳞癌主要是我们中国医学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责任和担当,需要立足于我国的科技自立自强来解决食管鳞癌的诊疗问题。我和我的团队从十年前开始研究食管鳞癌的基因组变异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和规律,以期寻找出食管鳞癌诊疗的分子标志物和药物靶点。因为当时有美国、英国、新加坡等优势团队也在研究相应的课题,他们利用中国的食管癌临床样本和先进技术开展同样的研究,形成了非常激烈的国际竞争态势。我和我们研究团队科技人员一起,同心协力、凝练问题、科学设计、不畏艰难、勇于攻关,利用我国的食管鳞癌样本和临床资源优势,开展创新研究,终于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报道了食管鳞癌的基因组变异,包括发现了 8 个与食管鳞癌发生相关的重要的基因突变,其中有一个首次报道的肿瘤相关基因 FAM135B;获得了食管鳞癌拷贝数变异的重要数据,发现位于染色体 11q13.3-13.4 区域扩增促进食管鳞癌的恶性表型;还发现重要组蛋白调节基 因 MLL2、ASH1L、MLL3、SETD1B 和 CREBBP/EP300 在食管鳞癌中呈现频繁非沉默突变;阐明了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相关的重要信号通路,包括 Wnt、cell cycle、Notch、RTK-Ras 和 AKT 通路。首次阐明这些基因突变和拷贝数的变异是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这些发现首次系统的描绘了我国高发食管鳞癌基因组异常改变的全景,为临床诊疗寻找分子标志物,确定药物靶点,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系列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在国际生物医 学 和 肿 瘤 学 的 优 秀 杂 志 Nature, Cell Research, Molecular Cancer, STTT, Oncogene 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我国在医学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我将不忘初心,继续拼搏,勤勉学习,敢于攀登,践行科技创新,为早日攻克肿瘤,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代表性著作]








[获奖者风采]






[提名人]